因果故事: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穀占清)
因果故事: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鐵定的因果定律。在這裡,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婦人,每次給家人做餅時,都會多做一張,放在窗外,留給需要的人。
有一個年老駝背的乞丐,每天過來取餅時都會咕噥一句話:“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日復一日老乞丐始終沒有說一句感恩的話,婦人對他越來越厭惡。
這天,婦人又像往常一樣,為家人做餅吃,做到最後一張餅的時候,婦人在餅裡下了毒。當她正想把毒餅放到窗外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不能這麼做,於是,她放下心中的嗔恨,把毒餅投入到火裡燒毀了,又重新做了一張餅放到窗外。
老乞丐又像往常一樣,取走了餅,嘴裡依舊說著那句一成不變的話。
就在當晚,婦人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了。兒子告訴婦人:“自己在外面遇到了危險,餓得暈倒了,是一個駝背的老人把他的餅給了我,我才能安全的回到了家。”婦人聽後,臉色蒼白。心想:多虧自己把毒餅燒毀了,不然見到的就會是兒子的屍體。這時,她終於明白了老人家常常說的那句話的含義:“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這個故事得救的儘管不是那位夫人,而是她的兒子,但免去這位婦人的喪子之痛。這同樣是“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的因果道理。世人不明因果,貪得,嗔恨,嫉妒,巧取豪奪……哪知道這些機關算盡,最終算計的只能是自己,對他人的嗔恨嫉妒也會回歸自身。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也許,有人會說,有人做了不少惡卻沒有得到報應,甚至仍然“吃香的喝辣的”,而有的人挺善良,卻生活並不富裕,甚至還遇到災難,這是為什麼?
因果通三世,人們眼中的“善良人”,可能在前世或者今生種下了惡因,如今惡果顯現;而大家眼中的“惡人”,可能于往昔中已種下善因,今生善果成熟,正在享受善報。今生做的惡,等因緣成熟一定會報的,這正是善惡不相抵的道理。所以,想要擁有平安幸福的生活,就要不斷地種下善因,讓善果成熟或是推遲惡果顯現。當你明信因果,種下的每一個善因,播下無私利他的每一顆善種,必能會為自己收穫豐碩的善果!
南無始祖報身佛在《解脫大手印》中說:“大善,小善,凡是善業我都要做。大惡,小惡,一切惡業我都不做,絕不沾邊。”想要脫離輪回之苦,我們就要明信因果,大悲為本,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甘願做眾生的服務員。
撰文:穀占清
編輯:籬菊半開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GNLRBFRM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廣播音頻:佘孟潔、吳瑩竹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