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反觀自省 菩薩行持(王莉菲)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反觀自省 菩薩行持(王莉菲)

反觀自省 菩薩行持

三月三十一日晚上高雄佛堂共修後,聽師父談起,隔天台中共修後要去鹿港正在整理中的襌修中心看看。我一來因很久沒去鹿港了,想去走走,二來是台中佛堂成立至今我尚未去過,也該去看看師父為方便台中弟子共修而設立的佛堂和桑中仁波且師了,所以難得起了個大早去台中參加共修。共修後,才知道台中還有兩位師兄家要成立聞法點,需要灑淨,兩場灑淨下來差不多六點了,還是一路直奔鹿港看察襌修中心的整理進度。師父向隨行弟子們作了一些場所介紹及如何規劃等等,觀畢之後又應邀到彰化弟子家,令該弟子們無比欣喜。整個行程結束,約莫晚上九點左右,鹿港是連一點影子都沒瞧到。
一天隨行下來,就覺得自己很累了,才更體會師父的辛苦。尤其昨日(331日星期六)台南共修後,下午巳作了三場灑淨,晚上又趕到高雄帶共修,離開高雄巳晚上十一點多,再趕回嘉義休息,都巳經半夜了,星期日又是一整天的佛事,回台北又是深夜了。想想,如果不是發大悲菩提心行,怎麼能有那麼大的動能,長期行腳渡化眾生呢?師父弘法利生,除了身體的的辛勞,並隨時應弟子的需要,為弟子們加持,或幫助解決各種疑惑,甚至為各佛堂存在的某些不同觀點作調和與指正。弟子也曾就某些問題請示師父,師父用「反觀自省,菩提心行」作為答覆。
這幾天自己作了一些思考,深覺得人性如流水,具有不願受拘束和水往低處流的特性。因為愛自由,所以不願受規範或拘束,殊不知自由與不知節制是有區隔的。因此放縱於酒、色、賭,甚至是口舌有之。順性而為是最不費力氣的,而向上提昇卻是逆向而行,辛苦又不容易有成績或收獲。因此世人時時求神拜佛,要這要那,卻不問自己有多少努力,有沒有把自己的行給修好,殊不知關愛與責任才是人間的行止。心轉、境轉、運轉、命轉是佛教趨吉避兇的不二法門,我們努力修行,對眾生付出關愛與盡到責任時,命運就會跟著轉換,人生才是沒有遺憾。
人是缺乏自知與容易遺忘的動物,因此個人或家庭出問題者比比皆是。諸位善信們,我們身為父母的,有把子女的身心照顧好嗎?我們為人妻人夫者,有把配偶照顧好嗎?我們為人子女者,有盡心孝養父母嗎?我們有誠懇對待朋友嗎?還是玩弄友情?修行都來不及了,怎麼有空在一些無關修行的事情上多置一詞,把自己的心管好,把自己的行為管好,才是修行重點。我們的行為或言語如果不是以良善作出發點,或是因自己智慧不足,隨人起舞,那就太可惜了。虛空中自有護法,舉頭三尺有神佛,佛弟子們要深切的反觀自省,不能袛看到別人的瑕疵,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陷,決對不能自誤阿。我相信師父在告誡弟子的同時,也是在作自我期許,因為修行是每個佛弟子的要務,是要各負因果的。
師父慈悲不捨眾生,再愚劣之人也要渡化,這是師父的人間行持,我們的境界離師父如此遙遠,就要作更多的努力。身為佛弟子者更要讓菩薩行持,常駐心中,須臾不離,身口意與嘎堵師父相應,才不致迷途。
修行是永無止境的,大家都是行者,「反觀自省、菩薩行持」,自是行者的第一要務,至於要達致何種境界,皆視各自的受用程度而定,各有因緣無法強求。佛堂是大家共修共勉的地方,是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羌佛法音以及修學師父所傳正法之所,大家應珍惜,如有弟子在師父之前離道而行,而認為師父不知,那就把師父看成肉骨凡胎了。
朋友知道我在學佛修行,寄來一段話勉勵,個人覺得好貼切,拿來和諸位善信們分享。
愛憎之間,就是我的習氣。
苦樂之間,就是我的生活。
榮辱之間,就是我的修行。
人我之間,就是我的道場。
方寸之間,就是我的禪院。
道在慎思,不在妄執。
道在明辨,不在言談。
道在內歛,不在炫耀。
道在實踐,不在辭鋒。
道在修證,不在辯論。
道在領悟,不在言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語言和文字其實都是很局限的,該具有的道德品行,列了一堆,難道沒列到的就不用講究了嗎?不能作的壞事一堆,難道沒設限就可以作了嗎?「獨處時,把心管好。人群中,把口管好。」「一切的快樂,祥和最快樂。一切的享受,心淨最享受。」以上祈願和同學共勉,分享學佛修行中的一切幸福和快樂,也祝禱大家智慧廣開早證菩提。
佛弟子
莉菲頂禮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更多文章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9  
  • 網站圖片總數:16701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7  
  • 總瀏覽人次:1925866  
  • 今日瀏覽文章數:46  
  • 總瀏覽文章數:1420388  
  • 今日瀏覽影視數:3  
  • 總瀏覽影視數:4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