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行-孝(上善若水)
孝
時間飛逝,歲月匆匆,可以陪伴父母親的日子不多了,盡孝就要多抽時間陪伴父母,令他們開心。
然而,孝這字,父母對子女要求的,和子女主觀想的往往有差距。作為佛弟子又如何理解孝呢?我們先看看釋迦牟尼佛是如何盡孝的。
釋尊成佛後,仍然在人天眾生前示現孝親的行為。祂首先度化父親淨飯王,但擔心父王不信佛法,就特意派優波離尊者來到王宮,騰身虛空,顯現種種神通;天龍八部也示現種種莊嚴供養,由此折服淨飯王,摒棄因富貴滋生的世俗念頭,誠心皈依三寶。之後,佛以超越世間的般若智慧,為父王闡明了世間苦、空、無常的真理,最後勸父王和族人修行淨土,以深信切願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淨飯王過世時,佛也回來舉喪,親自將父親放入棺木入殮,然後和兒子羅睺羅、堂弟阿難、難陀四人,把父親的棺木抬上靈鷲山安葬。
釋迦牟尼佛親示孝道,堪稱楷模。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教導我們佛弟子「對父母要忠孝」,「最大忠孝是什麼? 教化。最大孝敬是教化,讓他得到正知正見,真正的佛法,這才能了生死。這才是真正的孝敬。」(個人筆記非法音原文,摘自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法音『多杰羌佛第三世開示修行首要斷世俗我執』) 因此,我們佛弟子不僅要生活上關心父母照顧父母,更要接引父母學佛,一起在學佛路上互相支持、精進,直至成就解脫。這才是最大的孝敬。
筆者: 上善若水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本站註:文章已加註”個人筆記非法音原文”以正法義。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5
- 總瀏覽人次:192061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0
- 總瀏覽文章數:1415946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243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