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期正法衰,海量佛法娑婆失,祥慶羌佛住世來,法授佛子興佛幢。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多杰羌佛第三世

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極聖解脫大手印

是所有佛法中最高無上大法,快捷成就至寶

佛陀妙法無上寶

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渡生行舟、正見依怙

含攝了佛教的所有三藏、密典的精華要義

是所有佛教徒成就解脫的根本指南!

藉心經說真諦

法理高妙無比、妙義無窮、了脫至寶

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必執行的一種了生脫死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

學佛

至高法寶,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帕母所著六論

金剛亥母轉世所著解脫論著,法義透徹圓滿

揭開真相

在佛陀身邊所見,記實常人所不知的真相

古佛降世的背後

深入調查瞭解,找到鐵證事實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佛教故事:儒童[至誠供養]

佛教故事:儒童

 
過去在缽摩國,有位修習清淨梵行的人,名叫儒童。他的智慧明達,通曉各種世間的學問。一日,儒童的老師對他說:「你現在學識有成,且精通各項才藝,也該遊化各處增廣見聞!」儒童聽聞老師的指示,即起程到各國參方遊化。
 
一天,儒童來到一處講堂,看到此處聚集了五百位婆羅門,裡面置有高大座椅、銀錢五百和一位莊嚴的女子,大眾約定:陞高座者須被下面的人詰難,當中智慧最淵博的人,可獲得五百銀錢和女子。儒童說:「我是從鄰國來的修道人,能否加入你們的論辯呢?」在大眾點頭同意後,儒童即陞座接受問難。遇到問的粗淺的問題,他便回答的精闢;問的狹隘時,他便闡示廣博的義理。在場的人對儒童淵博的智慧無不表示讚歎與佩服,「像您這般德行高潔且有智慧的人,實在值得我們學習!」紛紛向儒童頂禮叩拜,並獻上五百銀錢和莊嚴女子,然而儒童推辭不接受,旋即又起程前往他國,繼續參訪尋道的行程。
 
講堂中的女子深為儒童的言行所攝受,便徒步流浪尋找儒童。來到缽摩國時,早已筋疲力盡,昏倒在街道旁,正好國王出外行經此地,救了這位女子,並帶回皇宮中暫時安住,請她負責採集鮮花裝飾皇宮的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儒童重回缽摩國,見到國家中的百姓們正忙著清掃街道,填平路面的坑洞,便好奇地詢問原因,路人興高采烈地回答:「因為定光佛將要蒞臨我們國家,所以全國人民都忙著嚴飾一切。」。
 
聽到定光佛即將前來,儒童心中無限歡喜,想要以鮮花來供養佛,然而,美麗的花朵早被王室的人所採購來供佛,哪裡能尋覓得到呢?此時佇立於人群中的採花女,手捧青蓮,忽然見到儒童,也觀察到他的心意,便將五朵珍貴的蓮花獻給儒童,成就他供佛的心願。
 
終於,定光佛來到了,佛陀安詳的舉止、莊嚴的慈容,令大眾深受感動,紛紛五體投地恭敬禮拜。就在定光佛即將經過的路面,卻恰巧有一灘污泥,為了不讓污泥染污佛足,儒童立刻解開髮髻,以長髮覆蓋在污泥上,讓佛行走,並將蓮花散於佛身作為供養,因為至誠恭敬的心,儒童所供養的青蓮,居然環繞於佛身而不墜地。此時,佛陀舉身光明,照耀大地,並伸手為儒童摩頂授記:汝於九十一劫後,將成佛於娑婆世界,名號釋迦牟尼,廣度無量眾生。
 
摘翻自:《六度集經卷八》
 

文章經過摘錄翻譯過,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修學必須以原始經藏為準,最好依傍南無第三世多杰佛所說教法為最正確法義。

 

發表新回應

Filtered HTML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blockquo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0  
  • 網站圖片總數:16681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21  
  • 總瀏覽人次:1900635  
  • 今日瀏覽文章數:101  
  • 總瀏覽文章數:1398954  
  • 今日瀏覽影視數:5  
  • 總瀏覽影視數:4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