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關於“春”的禪詩,意境深遠,看看你能悟多少?(在路上)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這些關於“春”的禪詩,意境深遠,看看你能悟多少?(在路上)

這些關於“春”的禪詩,意境深遠,看看你能悟多少?

 
(一)尋春不見,梅花枝頭
 
一些富有禪意的詩詞和偈語,往往能夠用優美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闡釋出禪理,近日我看到一篇作者不可考證的禪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簡單直白的28個字,無一生僻字,細細品讀,卻意境悠遠。詩人翻山越嶺,踏破芒鞋,想要尋找春,卻怎麼都找不到,失望歸來之際,園中的那縷梅花香,才讓她恍然大悟——哦,原來,春早在那裡。
 
這首詩其實是一位比丘尼對證悟過程的譬喻,開始以為佛在別處,拼命去修去求,得道開悟時卻發現佛就在自己這裡,而不在別的什麼地方,所以佛教中有句話叫“步外無佛土”。
 
釋迦牟尼佛苦修六年,於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悟道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所謂如來說法都是方便、權宜,而學佛修行更要靠自證、自修、自觀去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生活中,何嘗不也是這樣,人們努力追求金錢、地位、名利,覺得有了這些就會幸福,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就忽略其實自己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幸福,而幸福與否在於自己的心態,有錢、有地位、有名的人中,不幸福的也大有人在。
 
在輪回中,我們何嘗不是在六塵中迷失了,拼命的追尋,拼命的執著,為了“我”造諸惡業,而迷失了真我。
 
 
 
(二)春花秋月,夏風冬雪
 
一首宋代高僧無門慧開的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詩人把春夏秋冬四季中最美好的景像結合在一起,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被世事所累,無法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
 
人的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只會變得淒涼。
 
細思在我們的成長歲月裡,是不是時常會被外界的閒雜之事干擾,亂了分寸,進而產生了種種憂慮。
 
恰如這首詩,如果能除去自己心造的陰影,擺脫掛在心頭的"閒事"。想通了,就能從煩惱中解脫,得到生命中的自在,那還不就是人間好時節了嗎?
 
漫漫人生路,做好自己,認准自己的方向為之奮鬥。任它四季更替,時刻都是人生的好時節。
 
 
 
(三)捆住我的繩子
 
禪宗四祖道信聞聽天柱山三祖寺有個老和尚修為很高,於是不遠萬里走到三祖寺向老和尚請教禪法。到達三祖寺時,正好遇見三祖僧璨,此時僧璨正在大石頭上坐禪。
 
四祖道信便請教,說道:“大師,我心裡有束縛,不能自由,請您幫我解開束縛。”
 
三祖僧璨便說:“我可以幫你,你先把捆住你的繩子拿過來。”
 
四祖道信愣住,摸著頭自言自語說:“捆住我的繩子在哪裡?我怎麼找不到”。
 
三祖僧璨告訴四祖:“我已經把捆住你的繩子解開了,從今往後你就是自由的了。”
 
四祖道信當下大悟,原來內心的煩惱,不是別人帶給你的,也不是周圍的環境帶給你的,能捆住你的只有你自己。
 
 
 
(四)一念起,天涯咫尺
 
我們聽了這麼多道理,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就像讀藥方不能治病,看菜譜不能充饑一樣。如果不能把道理踐行於生活中,那一切道理都只能是空談。
 
就像被譽為娑婆世界說法第一的女高僧伏藏那瑪大師,她開示的佛法可令頑石點頭。
 
她曾經對弟子開示:“不要道聽途説凡夫的空洞斷滅見。沒有見到自性,就不能了生死,就會在六道輪回中打轉。就像你找不到法台的方向,終歸是會碰壁的。任你空洞理論一大堆沒有用,無常照常會來請你的。
 
如果未證言證,一味把妙有空性掛在口上,行在筆尖,佛法的廣大神通就不可能展現。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
 
無論是“終日尋春不見春,春在枝頭已十分;還是自縛自身的四祖;或者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些禪詩意理都是真正的開悟者從自己自性中體悟出來的,開悟絕不是口頭上說說禪理而已,而是要真修實證的,如果不是自己真正證悟,而是人云亦云,到頭來不過是數他人珍寶罷了。
 
撰稿:在路上
編輯:對白雲天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61  
  • 總瀏覽人次:1916973  
  • 今日瀏覽文章數:56  
  • 總瀏覽文章數:1412699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