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本生因緣
南無阿彌陀佛本生因緣
多部經典記載了阿彌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緣:
《妙法蓮華經》:阿彌陀佛、阿閦佛與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皆是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兒子之一,因修行《妙法蓮華經》而成就。
《悲華經》:阿彌陀佛過去世中,出生在刪提嵐國土,名為無諍念王,因其大臣寶海的勸告,隨寶藏如來修行,又名無量淨。他生有千子,其長子不眴後來成為觀世音菩薩,次子尼摩則成為大勢至菩薩,其後諸子為文殊師利、普賢、阿閦佛等。其大臣寶海即為釋迦牟尼佛的前世。
《觀佛三昧海經》:在過去世中,在空王佛門下有四個比丘,阿彌陀佛為第三比丘,因修行念佛法門而成就。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阿彌陀佛出生於清泰國土,為轉輪聖王月上之子,其母為殊勝妙顏,其子為月明。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在離垢〔火僉〕成就功稱如來至真等正覺在世時,阿彌陀佛的前世為淨命比丘,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名叫為法比丘。法比丘一心宣揚空法,毀謗淨命比丘,最後墮入地獄。因此釋迦牟尼在五濁惡世成道。
《一向出生菩薩經》:阿彌陀佛為大轉輪王持火之子,名為不思議勝功德,他在寶功德威宿劫王如來門下,因修持入無邊門陀羅尼而成就。
《覺智方廣經》:釋迦牟尼曾對大目犍連說,在過去世,名稱高顯如來門下有位比丘,名等,他修行大乘,但是因為輕慢甚深法,將投胎至長壽天。高顯如來以神通發現,這名比丘因在長壽天中無法修行,命終後將墜阿鼻地獄,之後投生人世也將會聾啞,無法修行。高顯如來以化身於多生中教導這位比丘,使他成佛。高顯如來即是現在現一切義如來,這位比丘則是無量光如來。
《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成佛前的一個世間,是世饒國的國王——世饒王。在他當國王時非常喜歡聽佛講經說法,他的悟性也很強,佛講的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後他決定潛心悟道,並放棄了王位,出家為僧,法號法藏比丘。他認為人在世間,苦海無邊,於是他決定要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海。他感到眾生的苦是來自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來自內心世界的苦是因為眾生的貪慾惡欲所致,來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穢土」。再說還有輪迴之苦。他想,如果要有一個沒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該多好呀,在那個世界裡人們的心裡沒有任何貪慾、惡念,眾生的心靈就像泉水一樣純潔。這樣每個人的內心就會沒有痛苦。痛苦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內心的痛苦就不存在了。痛苦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外部的客觀世界(既我們的生存環境)。他想,如果在外部環境上沒有四季、寒暑、陰晴的變化,永遠是那麼的涼爽舒適,心地清淨平等,也沒有輪迴的世界,眾生永遠生活在這樣一個極樂世界裡該多好呀。從此他發下四十八個大願,一定要成就這樣一個世界。要知道他這願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種力量都無法比擬的,這願力的力量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經過數劫的努力,他的無邊願力終於幫助他成就了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從此成為了十方一切諸佛都共同讚譽的阿彌陀佛。眾生通過念佛一心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道,與諸大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聚會一處,能夠聽受佛法,而且壽命無有窮盡,還可以知道各處其他眾生的心念和命運,得到與佛無二的智慧。
節錄自:維基百科
本站註:相關佛學百科與辭典內容為後世群眾編輯而成,其內容必有若干錯誤,不能視為正確典故記載,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