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落入了這種不易察覺的有相計執佈施邪見中?(籬菊半開)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你是否落入了這種不易察覺的有相計執佈施邪見中?(籬菊半開)

你是否落入了這種不易察覺的有相計執佈施邪見中?

修行人積功累德是為了成就解脫,如不得法,一切枉然。在積功累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把“佈施”作為重要的方面去做。大部分修行人都知道,佈施不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才能建立無量功德,問題在於,有些時候我們明明落入了有相佈施而自不知,因為很多情況下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是不易察覺的。不是嗎?

關於佈施,它涵蓋了所有美好的東西的施與,包括錢財、物品、寬容、愛語、鼓勵等等所有物質與精神上的給予。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具備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兩種富足,我們才能真正去施與。當然我這裡說的施與是對於我們凡夫而言,至於聖者為眾生成就解脫而給予的法佈施,作者膚庸之識在此不敢妄談,在此僅談凡俗的我對佈施的一點淺見。

不執有相佈施的關鍵源於哪裡?我覺得應該是源於一顆真正的愛心,不求回報的心,是一種真正本質上的善良。

在這裡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義丐”龔忠誠,也就是那個連續四次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的殘疾小乞丐,每次都是把自己當時乞討所得的全部捐贈救災。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一顆最純善,最富足的靈魂,他以一顆最樸素最真誠的心捐贈地震災區,沒有一點他求,僅僅是他想為災區盡點力,他覺得他能夠為災區盡份力。

還有十八年資助百餘學生的拾荒老人劉盛蘭;堅持拾荒21年匿名資助貧困學生的文學泰斗韋思浩……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叫做“無私”的東西,一種真心的付出,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富足。在他們身上我感覺到這樣一種因果關係:助人是他們內心的召喚,付出本身就是他們的快樂,而不是像世俗中多數人那樣從付出得到的回報中感知快樂,一旦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心裡就會憤憤不平,嗔恨難過。想想我自己就一度深陷這種計執而不能自拔。

那時候,我熱衷於接引大家聞聽當今住世的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為讓她們早日走進來,我總是盡可能得去做自己能為她們做到的一切,可是有的師姐還是對我各種抱怨,我一度非常難過,總感覺自己如此為她們付出,她們竟如此對我。對此,我曾低迷好長時間,提不起勁頭接引眾生,雖然我自覺沒有求回報,但受傷和難過的感受確是因計執而來,如果真正無所求,又怎麼會有難過的感受呢?!

“計執”很多時候會讓人難以覺察。《傳燈錄》卷三記載:達摩祖師從天竺國到廣州,梁武帝遣使迎請至金陵。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梁武帝所做功德不可謂不多,但他有希求功德的心,這種心就是一種計執的心,功德雖多,因計執貪求功德而落入有為法中。現實生活中像梁武帝一樣的佛弟子數不勝數,由於明白一些因果道理,雖然懼怕惡報而惡事少了,但也會因圖求某種果報或者希求積功累德,而去廣做佛事,不是出自一個佛弟子純淨的心行和佛弟子應盡的本分去做一些佛事。

總之,凡有所希求的付出都屬有相計執佈施。《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所指出的第三十六條邪惡見認有相計執佈施”條款中具體講到:“我們所做的一切好事都不能變成有相計執,做了就做了,完了就完了,甚至馬上就忘了,要形成天熱本質上的善良和慈悲,不可以故意做出來慈悲……。”所以,要形成天然本質上的善良和慈悲,就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富足者,一個靈魂純淨的人,在做一切佛事的時候不會因著某種圖求而去做,因著得到而去做,而是該做就去做,自然而然地去做。

撰文:籬菊半開

編輯:合立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1VE9UDI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https://youtu.be/r2bDTjr3uCU?feature=shared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39  
  • 總瀏覽人次:1915157  
  • 今日瀏覽文章數:38  
  • 總瀏覽文章數:1411088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