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際佛教聞修正法會-去習氣,斷我執(尊珠)
去習氣,斷我執
依個人聞法後之淺見:我們的習氣,無論好的壞的習氣我們自己都很難發現,因為習氣無論好壞那都是多生累劫一點一滴所累積起來的,是我們的六根執著於六塵所累積出來的現象,並不是發不發現的問題。那麼從世間法上來說,那是學習來的,只要多體悟,多思考,一件事情多思考,這就是將佛法上面的聞,思,修應用在世間法上,聞了以後要思,思考我該如何做,此時此刻我們就要修,修就是具體去做,具體做的好與不好就要根據我們聞思修來的正理去應照符不符合,最後做出效果來了那就叫『果』。那麼在世間法上具體做得好的部分,這是指小的部分的聞思修果的果,當然大的部分指的是證道,證聖量那才是真正的聞思修果,也就是聞思修在『果』中產生的聖證量,當然也包含著佛陀菩薩覺量的證量都在裡面。
然而在修行中我們最基礎的,就是要把平常在常規中處事,自己多想多考慮,在自我的修行上要具備一顆純淨正直的真誠心,明白一個真理:我是在說正理,行正事,護正法,利他為人之事,我顧忌什麼啊,連我自己這個身體都是臭皮囊,分文不值的,有什麼了不起呀,只要是正確的,方向是沒有錯的,就敢於去做的,那麼這樣往往那個我執身相就頂過了那種顧忌,(顧忌甚麼呢?顧忌別人對我們的批評,顧忌損及他人的顏面…等等) 那麼這樣是不是說就沒有我執啊?當然還有我執,而這個我執就是想做好,而且這種我執如果能做的對的話,這種我執是好的,並且產生這個勝義的力量,就會頂掉那種狹隘的我執,而其目的只要是出於關愛大家的心態,幫助到大家,那麼我們就會覺得這就是愉快的,就這麼簡單。這也就好比當今社會上人們經常都這麼說:『挑對的事來做,比將事情做對』更重要。
有關這個斷我執這個問題,實際上眾生都有我執,因為眾生是生活在這個貪,瞋,癡,愛,喜,怒,哀,樂之中,整日被這個八風所襲捲,無論在任何狀況下,任何事情發生的時候,首先就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一想到自己的利益我執就來了,凡是私心為我,皆在打輪迴結。
因此如果要把我執斷掉,佛陀師父教導我們有兩種訓練方式:
其一 : 從表面上的訓練,也就是說我們在晝夜恆時之中要多考慮到眾生,考慮他人的利益,當你考慮到他人的利益的時間,那麼我執慢慢就輕了,在這個名譽興衰,名利的爭鬥之下,我們把自己放到最後的位置上,如此也就沒有很嚴重的我執了,此時我執慢慢淡化下來,一點一點的放下就斷了。
(只要我們從表面上的訓練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麼我執就如同是「但自懷中解垢衣」般的簡單。
其二 : 從根本上來說,是要從法性真如當中去悟,去明白,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本來就不值得執著的,只要符合眾生的利益,只要符合正法的利益,而不是附佛外道,不是外道的利益,不是封建迷信的利益,那麼這件事做了對他人有好處,能給他人帶來幸福愉快或者減輕他人的勞累,這個時候啊,我們所做的事就是佛事的行為了。
(一旦我們能證悟般若空性真如法身的境界,那麼我們此時絕對是慈悲智慧無礙的聖者了,這時的我們所作一切皆是佛事,自然更不會對外誇大炫耀自己已是斷我執之人,悟道之人,這就如法音所言「誰能向外誇精進」。因此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檢查我們自己身上的錯誤缺點,首先至少要鍛鍊成一種慚愧之心,把我們自己的錯誤缺點當成髒的衣服一樣把它脫掉,所以才叫:「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這兩句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中所唱誦的,恰恰是 佛陀師父所說兩種訓練斷我執方式的最佳寫照。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一切以佛陀說法法音為準。
慚愧佛弟子 尊珠 合十 2022.9.21
轉載自:中華國際佛教聞修正法會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