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㧯起半截就開跑”,一知半解,害己誤人(在路上)
“㧯起半截就開跑”,一知半解,害己誤人
四川話有句俗語叫做:“㧯起半截就開跑”,意思是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搶過話頭自以為是地開始談。
“㧯起半截就開跑”還常作為一知半解,斷章取義,聽話聽一半的比喻。而現在社會廣為流傳的很多話其實就是被人斷章取義的。
比如:我們只知“富貴險中求”,卻不知“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
我們只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看了這些完整的原話,是否感覺到我們都曲解了話中的原意。這種曲解就很容易傷害到自己。
如果我們只記得“富貴險中求”,忽略了“也在險中丟”,做項目、談生意就容易盲目冒險而忽略了可行性調研和風險評估,最後血本無歸,乃至傾家蕩產。
如果我們只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就以為學佛之人乃至出家僧眾,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像濟公和尚那樣,喝酒吃肉,做些違背佛法教戒的事情也無妨,其結局就是後面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同時,“㧯起半截就開跑”還會導致我們誤解人,傷害到人。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採訪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聽了小孩子的回答,現場觀眾笑得東倒西歪。
這時林克萊特發現孩子的兩行眼淚奪眶而出,他感覺這孩子應有未盡之言。於是繼續問她:“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然後再回來救人!”
多麼淳樸的一個想法,多麼稚嫩的一顆童心啊,卻在聽眾“㧯起半截就開跑”中被傷害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說法時亦曾多次以“㧯起半截就開跑”來形容一些佛弟子沒有全面弄懂法義,對經義一知半解,就以為明白佛法真諦,結果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修行路上越走越偏。
比如:《阿彌陀經》記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有些法師以此就說“一心不亂念佛就是平時專注不斷念佛,臨終時一心不亂地念,就一定能往生佛國”。說得很輕巧,可實際呢?
要知道,人在臨終時是地水火風四大分解,八苦交加,痛苦萬狀,哪還能專注呢?哪還能如如不動呢?哪還能做到一心不亂念佛號呢?
法師對經義一知半解就以為悟懂了佛法真諦。可悲的是,諸多的佛弟子聽信邪師之言,忽略如法修行,以致窮其一生虔誠修學,拼命念佛,臨命終時也未見阿彌陀佛之面,只見黑白無常的鎖鏈。
“㧯起半截就開跑”,這句話裡面的警示,意義深重。學佛之人更是要一條一款全面弄懂法義,知見正,成就才有望。
撰 稿:在路上
編 輯:西邊的彩虹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8177382130047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