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海邊之旅行的交流和成長,外甥拒絕吃海鮮大餐了(墨舞)
一次海邊之旅行的交流和成長,外甥拒絕吃海鮮大餐了
秋日的陽光格外明媚,我帶著女兒和外甥女,還有弟弟一起來到海邊遊玩。海浪輕拍著沙灘,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女兒和外甥女興奮地在沙灘上奔跑著,開心極了。
“姨,我餓了,我們去吃海鮮大餐吧!”外甥女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我。我心中微微一緊,這怎麼行呢?我是個佛弟子,深知殺生意味著什麼,再說外甥女生病剛出院不久,更應該讓她懂得不殺生而行放生的道理。於是,我決定借這個機會與外甥女進行一次深入的談話。
“妳知道嗎,每一條魚,每一個貝殼兒,牠們都有生命,都有爸爸媽媽,我們吃了牠們, 牠會痛,而牠的爸爸媽媽會傷心的,況且生命都是平等的,牠們和我們一樣有著生存的權利,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去吃活海鮮。”“可是,牠們生來都是為我們人吃的呀,難道牠們還有痛苦嗎?”
“當然啦!所有的動物和我們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牠們也有情感,有歡樂,有痛苦,有恐懼的,因此不能說哪個應該被吃,哪個應該被殺。更何況在無始輪回之中,牠們都曾是我們的親人呀。”“姨,牠們真的很好吃啊!我就很想吃”“你想一想,當那些海鮮活生生的被放進滾燙的鍋裡煮時,牠們是多麼的疼痛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被活生生的放進油鍋裡,是什麼感受?”
外甥女的身子不由自主抖了一下,“可是,別人都在吃海鮮呀!再說,我們怎麼可能被丟進油鍋呢?”外甥女的話中帶著一絲堅持,同時也是在試探我。我決定與她從正面深入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因果的,就像這些海鮮,牠們同樣是由於過去種了惡因,才導致今天被人宰殺。同樣道理,如果我們做了傷生害命的事,將來也是要償還果報的。不要忘了,當這些海鮮因為我們圖一時的口欲,被抽筋剝皮、被活生生丟進油鍋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種下了墮惡道受苦的因了。
看著鮮活的生命在油鍋裡痛苦的掙扎,現在你還忍心吃牠們嗎?”“太可怕了,但是有很多人都在吃呢!”“那是他人的因果,他們也許不明白,但只要這樣做了,就要背負各自的因果,我們雖然不能控制他人的行為,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因果,可以選擇不吃,不但不吃,還要盡全力救牠們。懂得了因果的道理,以後也要告訴身邊的人不要再傷害生命了。”外甥女低頭不語,神色凝重。過了好長時間,她抬頭問我:“種下了惡因,一定會遭報應嗎?”我告訴她:“會的。我給你講個因果故事吧。”
“佛陀在世的時候,琉璃王率領的軍隊想攻打釋迦族(佛陀的家族),意圖消滅釋迦族。佛陀知道釋迦族過去世因為集體打魚所造的惡業,已經因緣果報成熟,定業難轉。儘管如此,佛陀還是盡力去阻止這場災難,祂曾三次坐在軍隊經過的路上,試圖勸阻琉璃王。然而,最終琉璃王還是被臣下慫恿,揮軍入城,進行了大屠殺。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不忍佛陀的家族被誅滅,運用神通將釋迦族五百人藏在缽中救出來。但不幸的是,最終這五百人在缽中全部化為血水,營救還是未能成功。”“為什麼化為血水了呢?”
外甥女好奇地問。我回答她:“因果是不能滅除的,不但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救不了釋迦族,即使是偉大的佛陀,也無法改變已經成熟的業果。因此釋迦族五百人雖被救出,還是化為血水,難逃一死。”此時,外甥女非常驚訝的說:“好可怕呀!我今天不吃海鮮了,我可不想將來受惡報。”在和外甥女談話時,我發現弟弟和我的女兒一直都在一邊靜靜地聽著,我笑著對他們說:“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從這一刻起我們不能種惡因了,要時刻種下善的種子來轉換因果。”
此時,女兒考慮到妹妹的心情,趁機說:“媽,你不是經常對我們說可以吃三淨肉嗎?我知道三淨肉就是:‘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如果妹妹實在想吃,那麼這樣我們就去城裡找找看,看有沒有已經做好了的。”外甥女聽到姐姐這樣一說,馬上高興起來抬起頭:“好的,好的。”這時水面上一條小魚歡快的遊過來,我趁機指著小魚對外甥女說:“你看這條小魚游來遊去,多可愛呀,它已經感知到你是個善良的小姑娘,牠是感謝你來了吧。”
外甥女笑了,溫柔的看著小魚,輕輕撩了一下水,小魚驚慌的跑開。她開心的喊著:“不要怕,我不會傷害你們的,我會好好愛護你們的!”在回城的車上,外甥女突然說:“我們去吃烤玉米吧。”“好!”我們異口同聲地響應。這次海邊之旅,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和成長。我們不僅收穫了快樂和美食,更收穫了對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撰文:墨舞
編輯:安然
轉載自:善行素食苑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TfBlsoJNCE8dsM8QCGqfc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