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恭讀《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心得感想(明菲)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恭讀《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心得感想(明菲)

恭讀《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心得感想

時光匆匆,跟隨師父修行學佛,巳逾一年了。回首這一年,感覺到原本個性容易浮燥和許多經年累月養成的不好習氣,因師父的言教與身教,總算獲得了修正,而多了幾分耐心與穩定。這些變化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喜悅,因為人往往受限於「我執少智」,故而堅如頑石,難以受教。尤其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沈浸日久,很難跳脫尋常的價值判斷。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即是靈知心識被「所知障」所蒙蔽而茫茫然,一方面不知身處何處?一方面也不知究竟在執著些什麼?偶爾抬眼看看,省視自己的時候,永遠比非議別人的少的太多了,這是人類怠惰的天性使然,自己也由於平庸,常陷於如此不堪的境地!
 
回顧從師修行學佛的因緣,師父的道德證量,正是我們所以依止的根本因素。而師父這一身積累,除了自身的努力精進之外,正是切實依止於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師爺而受用的。嘎堵師父跟隨在 佛陀師爺身邊,近十年的學習與觀察,一方面印證了佛法的真實不虛與無邊法力,另方面也見證了金剛總持的菩提心行。師父為了要幫助弟子們今生得成就,鼓勵弟子們要經常恭聞 佛陀師爺所開示的法音。藉由恭聞正法,端正個人知見,努力修行,進而利益眾生,最後生死自由,往升佛國淨土。我等無緣親炙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除恭聞法音及嘎堵師父的教導之外,《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正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完整認識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並彌補不能當面受教的遺憾。
 
《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收藏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之三十大類五明展顯。我們看到寶書中記載和呈現出來的驚人成就,此等人世難聞難見的佛法、哲論和工巧,凡人實在難以言詞形容。讚嘆這「顯密俱通,五明俱足」的報身古佛,除了是真實不虛的「佛」之外,人即使窮千百世,亦無法及於萬一。因此當嘎堵師父要弟子們書寫恭讀寶書的心得時,面對如此浩翰的五明展現時,弟子真不知從何處下筆。今日勉力而為,將讀書心得囿於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對《什麼叫修行?》此一題旨的開示上,因為修行人對何謂修行,有必要深切的領悟,才不致徒有其表,而內在空蕩無依,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甚至背道而馳。
 
佛弟子恭讀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什麼叫修行?》的心得綜合如下述:
 
一、在修行意義上的心得:
第三世多杰羌佛開示到,許多長年修行學佛的人,因沒有領悟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故而終生迷離顛倒。學佛的實質,就是要落實在修行上,因此佛弟子們必須要明白修行的本質。修行即是增益善緣,種善因,結善果;離避惡緣,離惡因,避惡果。日日增加善緣,時時離避惡緣,要將這些念頭,隨時銘記在心,實踐在舉手投足,呼吸的瞬間,才是真修行。
 
二、要確定修行的依緣對象:
凡正善之宗教,率皆要人去惡揚善,但去惡揚善並不能完整涵攝正宗佛教之所有行持。故修行之人依緣對象為 佛陀,要依 佛陀完美覺位作為相應楷模,身口意三業一切依止於 佛陀,方可稱為佛教中之修行人。
 
三、明白修行的目的:
修行就是為了要出離輪迴,往升佛國淨土。佛教相信宇宙間具有一真理,即因果不昧法則,信仰佛教,即信仰因果。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因此要即身修行,方可改變宿命。不明信因果,即不明白宇宙的定律,袛好繼續在六道之中顛沛流離。修行學佛,就是要以善業築壁,以離避遠惡,用修學佛之心行,最終得以脫離宿業束縳,不再墮入輪迴。
 
四、修行首要端正自己的知見:
沒有建立對佛教的正知正見,心就會顛倒、混亂,修而無所受用,人生可謂白忙一場。要知道什麼是修行,就要明白學佛修行的八基正見。其次第依序為:第一基是無常心,第二基是堅信心,第三基是出離心,第四基是實願心,第五基是精進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禪定,第八基是菩提心。 金剛總持對這八基正見有詳細的開示,重點是要確實要循序漸進,尤其是行者,要胸懷菩提心。菩提心與菩提行是一體之兩面,互為表裡,也是合而為一,相輔相成的。故有菩提心,必為菩提行;為菩提行,必有菩提心
 
五、修行人要如 金剛總持所開示,如此踐行菩提心行:金剛總持開示修菩提心,不是背誦行文儀軌,不是以空洞的發心和觀想就叫做修菩提心,是必須要付諸實踐的。深刻體悟人生的苦短,成、住、壞、空轉眼即至,需要即時發心並踐行。修菩提心的心法為雙運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薩應照菩提心
大悲我母菩提心法七支為:知母、念恩、報恩、慈愛、慈悲、捨貪、斷執。此中精義乃了徹無始以來,三道六界於輪迴轉折中,眾生皆我父母。念父母勞累恩重,發心渡脫為報,慈愛一切眾生,即是上報親恩,故而所修諸善,皆在為利益父母。於行持中利益父母、利益眾生,一切法義應無所住,捨貪念、斷我執,了悟當體即空。
菩薩應照菩提心法七支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換菩提心;三支,自他輕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無畏護法菩提心;六支,強導正修菩提心;七支,捨我助他菩提心。菩薩應照菩提心的精義,乃告誡修行人,應時時心存他人,所有作為都是要為利益眾生而施,為助成眾善大業而為,即所謂菩薩心腸與菩薩行持是也。因此,菩提心即是修行獲得成就的一切本源。
最後 金剛總持開示學法的受用與否,端視是否如實修行而定。 金剛總持要佛弟子們轉識成智,細推體解修行。並開示如果在修行上,顛倒迷行輕忽根本,將永遠在凡夫境界中打轉,是學不到真正佛法的,學或成為邪魔歪道之法,或不得受用。故而如實修行是一切學法之基,解脫之因,證聖之源。看了《什麼叫修行?》,不等於在修行了,修行是全面如法修行,是不能有貪、瞋、痴、慢、疑的。每日自我觀省,切不可因挫折而倒退菩提之心。身口意如能與 佛陀師爺、依止師父三業相應,自然成就可期。
 
書寫至此,個人特別思及法律政治和宗教間的區隔,這兩者都有其各自的規範和終極思考。宗教與法律不同,講究的是自我修持、是自律。尤其在佛教,個人的行持將關係著我們的道境、證量和成就,及最終脫離軀殼之後,可以何往。法律則是他律的概念,是規律道德的最底線,是決定有形軀殼的當罰與否。我們既是佛弟子,自我修持,自律才是當急要務,如果用律法或管理的他律方式才能讓我們守戒去毒,那離修行之路就太遙遠了。
 
明白因果輪迴的流離飄泊,才知道人身難得,但世人往往迷離於紅塵,一身是病,如此沈痾,要如何才能將這一身愚腐氣息去除掉呢?唯有「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才是,畢竟「菩提非樹,明鏡非台」的聖者,本就世間少有,我們肉骨凡胎,還是踏實依教奉行,方能收得寸功。至於拿什麼東西來作為「拂拭」的工具呢?要勤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對弟子們的開示法音及《什麼叫修行?》,以作為出凡入聖之指引,並以師父念茲在茲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發大悲菩提心行,利益一切眾生」作為信念,隨時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與 佛陀的菩提心行三業相應。並從行住坐臥,待人處世著手,如實修行,如此才能使菩提樹持續增長,明鏡台不沾塵埃。
 
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師門之間要相互關心與鼓勵。從師以來,但見師父和顏悅色,諄諄勉勵弟子,其帶領弟子之智慧,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大智若愚」。佛弟子們因根性不同,領悟需要的時間,自是不同,袛要有心而行,經過時間,自然會找出自己的路。佛堂之上,除師父之外,大家何德何能,多置一詞,故要以師父為楷模。才高者不能自恃,能者要能更多承擔,權勢富有者,虛心待人,凡事先自我要求,當思及「人非即我非」時,我們就如道如何自制了。敝帚自珍,野人獻曝,一點心得向師父報告,並與師兄姐分享。
 
佛弟子 明菲 敬呈
2011.11.09 深夜
 
轉載自: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智慧分享(第二卷)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61  
  • 總瀏覽人次:1916973  
  • 今日瀏覽文章數:56  
  • 總瀏覽文章數:1412699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