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五陰纏縛乃眾生
五陰纏縛乃眾生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參考翻譯]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羅陀比丘請示佛陀:「世尊,所謂『眾生』者,何以名為『眾生』呢?」
佛陀告訴羅陀比丘:「於『色』愛染執著、纏綿不捨,名為眾生;於『受、想、行、識』愛染執著、纏綿不捨,名為眾生。所以,眾生就是對於『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有所分別執著、愛纏糾結,無法擺脫五陰的束縛。」
佛陀繼續開示:「當知『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終將壞散、消滅。若能了達五陰假有終將壞散、消滅,就能斷除對五陰的愛欲之心;當愛欲心除盡之時,就是苦的盡頭。 譬如聚落之中,有許多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遊玩,他們以土沙堆成城堡、房舍。當他們完成後,對這些土城堡、土房舍產生了貪愛、執著的心。由於心生貪愛、執著,當愛著之心、欲愛之心、愛念之心、渴愛之心仍未盡時,就會守護這些土城堡、土房舍,不忍捨離;甚至還會認假為真,聲稱:『這是我的城堡、這是我的房舍。』 如果孩子們不再對土城堡、土房舍有愛著、欲愛、愛念、渴愛之心,知道這些都只是土沙做成、都是假有的,認清真相以後,便以手撥動、以腳踏踩,使之消失、壞散。因為孩子們已了知土城堡、土房舍是虛妄不實的,所以不會再起愛執之心。 羅陀!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終當散壞、消滅,對其愛著之心必會終止;無有愛著之心,便不會受苦;不再受苦,便能遠離諸苦。」
羅陀比丘聽完佛陀的開示後,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摘翻自:《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二二)》
文章經過摘錄翻譯過,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修學必須以原始經藏為準,最好依傍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教法為最正確法義。
- 網站文章總數:6800
- 網站圖片總數:16681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21
- 總瀏覽人次:1900635
- 今日瀏覽文章數:101
- 總瀏覽文章數:1398954
- 今日瀏覽影視數:5
- 總瀏覽影視數:45484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