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有“家中老人去世不能串門”的風俗,可以去聞法嗎?(願立)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當地有“家中老人去世不能串門”的風俗,可以去聞法嗎?(願立)

當地有“家中老人去世不能串門”的風俗,可以去聞法嗎?

我們當地有一種風俗習慣,如果家裡老人去世了,一年都不許串門,如果去了別人家的話,就會給別人帶來晦氣。

事由

一個週六的晚上,玲和我們幾個人都打算到萍家去聞法共修。玲的父親去世已經過一百天了,她還是有點擔心萍介意這件事,就在電話裡徵求了一下萍的意見。“我不太明白,婆婆在我家,怕老人…。”萍說話的語氣支支吾吾, 知道她為難,玲那天晚上就沒有參加共修。

共修的時候,坐在我前面的萍一直在打瞌睡,不自覺地往前點頭,以往她聞法是不昏沉的,今天的狀態真是不好。

聞法結束後,在討論的時候,萍告訴大家,今天法音一句也沒聽見,想把法袍往上挪動一下,手也抬不起來了。今天是不是做錯事了?她突然想起玲今晚沒有來參加共修,心想:今晚我拒絕玲來我家共修,我是不是封建迷信?作為一個佛弟子是不是很錯誤呢?

有個剛學佛不久的師姐搶先說道:“我有個親戚,家裡老人去世不久,她來我家了,我家養的花都死掉了,看來風俗習慣不能不信啊!”

這時有個老師姐分享了不同的看法:當今住世佛陀說法告誡我們,要遠離封建迷信、怪力亂神,要知萬法皆因果,善因得善報,善報結善果。不讓眾生聞法,諸佛菩薩能願意嗎?護法聖護法聖神能護持我們嗎?再說,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你還會掛礙嗎?

我也分享了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有一年正月初二,我邀請幾個同學來我家玩兒,其中一位最要好的同學,說她母親去年冬月去世了,時間這麼短, 還是不來參加聚會為好。 我告訴她我是佛弟子,不信這些,只相信因果,真情比什麼都重要,態度非常明朗。我的真心邀請打動了她,結果她就來我家了。

有人好奇地問我:“那年你家有事情發生嗎?”“有啊!”我笑著回答:“那年我家一切平安吉祥,工作順利,我還晉升了高級職稱呢。”

我又真誠地分享到:那位師姐認為家裡的花死了,認為是因為親戚去她家裡造成的,這完全是自己胡亂聯繫。花兒死了是很正常的事,硬把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是沒有道理的。

借此因緣,大家又一起學習了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其中第十五條指出:“認不明信因果迷命理運氣。不明信因果,不相信因果,否認因果,而相信算命,相信運氣,這是邪惡知見。要知道萬事萬法都是因果關係。

通過學習,大家提高了認識,萍也知道自己錯了,便在佛堂做了真誠懺悔。

注意事項

我們雖不迷信,但世俗習慣也是應該考慮的。在應對“家中老人去世不能串門”的風俗習慣時,應注意兩點:一方面,作為佛弟子,如果聞法點在家裡開辦,如果有前來聞法的有緣人家中有老人過世,要拋開世俗習慣,滿腔熱情的歡迎大家來學習如來正法;另一方面,如果自家有老人去世時,如果去他人家,哪怕是去師兄姐家聞法,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比如辦聞法點的師兄姐家中,其家庭成員都信佛嗎?都是老佛弟子嗎?他們會是什麼感受?如果不考慮人家的實際情況貿然去聞法,會不會給對方帶來煩惱痛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如果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就可能給對方以及家人帶來煩惱,這也是佛弟子應該避免的。

撰文:願立

編輯:安然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GTSA48L3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更多文章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61  
  • 總瀏覽人次:1916973  
  • 今日瀏覽文章數:56  
  • 總瀏覽文章數:1412699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