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們老家可熱鬧了,搞祭祀討吉利避災祈福,管用嗎?(安然)
春節我們老家可熱鬧了,搞祭祀討吉利避災祈福,管用嗎?
每逢新春佳節,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來辭舊迎新。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過年可熱鬧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貼春聯、放鞭炮、祭祀、吃年夜飯,到處洋溢著祥和熱鬧的氣氛。過年的習俗很多,幾乎都和人們避災祈福、渴望幸福有關。
在我的記憶中,過年祭祀是件很神秘的事。每到過年時,人們都會用上好的飯食和水果祭祖、祭灶神、祭拜上天,並虔誠許願,以祈求祖先和上帝的庇護,保佑全家一年順利。
在我們老家,祭灶神的世俗很興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傳說家家都有一個灶神,灶神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年末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功過善惡。為了敬謝灶神在上一年裡的庇佑,也是期待來年降吉祥,所以人們都用糖果、點心、瓜果等供奉灶神,據說是為了讓灶王爺嘴變甜,向玉帝多說好話。
記得母親在祭灶神時非常虔誠,總忘不了囑咐我們:過年要聽話,不要動灶神爺的供品,灶神爺一旦不高興了,就不會替我們說好話了。我總是很好奇,有一次我忍不住問母親:“怎麼做,灶神爺才能替我們說好話讓上天保佑我們呀?”母親輕聲對我說:“我們要用最好的東西供奉灶神和上天,比如你有什麼祈求就誠心說出來,上天聽了就會保佑我們的。”那時的我,過年格外聽話,對上天和灶神爺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但是過完年後這種敬畏心就逐漸淡忘了。
我們老家的人都很重視“討采頭”、“討吉利”,家家戶戶貼春聯、貼福字,屋內屋外裝扮得煥然一新,好喜慶啊!現在我還能記起我老家過春節時的裝扮:進門就是“抬頭見喜”,房梁上有“日進鬥金”,牆上貼有“紫氣東來”、“招財進寶”、“蓬蓽生輝”等等,吉祥的話無處不在,好像能把自己心中想要的所有美好願望都張貼出來,就能天降幸福似的。
討吉利也好,祭祀也好,都是人們心中的一種美好祈願,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和家人幸福平安呢?但是不知大家想過沒有,過年貼春聯、貼福字、祭祀祈福等已經成為了既定的習俗,家家戶戶每年都在重複著同樣的做法,但是來年每家每戶的運勢卻不盡相同,這是為什麼呢?
學佛後我才明白,世上萬事萬法皆是因果,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我們每個人的運勢,無論好的還是壞的,都是自己今生和往昔種下的因感報的果,人的禍福哪裡是上天和神能左右的了呢?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當然過年討吉利和祭祀的習俗是人們心中美好的祈願,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如果只注重在一年的歲首去做一些形式上的祈願,而平時不去行善積德就希冀換來一年的平安,這怎麼行呢?常言道“天道無親,惟與善人”,要實現美好的願望,只祈求是不行的,還要付諸善行。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極聖解脫大手印》教導我們:“身口意實行一切的善業,大善、小善凡是善業我都要做,一切惡業,大惡、小惡我都不做、絕不沾邊,知道因果不昧,明信因果。”
與其說灶神爺在監督著我們每一個人,不如說因果律在左右著我們。一切皆因果,善惡必有報。要避凶趨吉,平安幸福,我們就要行善積德,利益他人,時時種下善因的種子。
新一年的春節又要來了,與其在每年開頭的春節虔誠祈願,不如在日常中時時離惡積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念、善言和善行必能為我們和家人帶來好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吉祥如意!
撰文:安然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R5FCGLL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