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皆父母,可始終沒有生起真實感受,是什麼觸動了我的心弦?(籬菊半開)
眾生皆父母,可始終沒有生起真實感受,是什麼觸動了我的心弦?
金秋十月,我穿梭在鄉間的公路上,極目的山川沒有了夏日的蒼翠繁茂,像被梳理過了一樣。樹上稀稀落落的葉子搖曳著,隨著秋風在金色的陽光下飛舞著飄落,從容中帶著幾分說不出的璀璨;地上秋水澄澈,百草枯黃,靜美中又帶著幾分蕭瑟;溪水邊幾棵落光了葉子的柿子樹一掠而過,蒼老虯勁的枝椏掛著黃黃的柿子,挺立在天高雲淡,遍地飛黃的山野間,盡顯天地遼闊悠遠。秋的意味是如此濃厚,我的思緒也隨著飛掠的秋色飄遠。
車輪飛轉,時光飛逝,四季交替中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人生的秋季,到了應知天命年紀了。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從征服世界的豪想到接受現實的殘酷,摸爬滾打裡總想把自己塑造得無堅不摧,以抵禦世間的風雨,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以對應人為的陰謀算計。人生入秋才知道所有努力的方向要徹底調整,世間沒有無堅不摧的鎧甲,沒有無堅不摧的人,至少在生老病死面前,一切的財富地位和榮譽都是浮雲;人生入秋才明白所有應對外界和他人的武裝都應該卸下,最應該防備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要征服的也不是這個世界而是自己:自己之前努力要抓住的東西要學會不斷放棄、要防備自己的貪婪、要防備自己的懈怠懶惰、要防備自己的自私冷漠、要抵制自己的傲慢和自以為是、要咬緊牙關忍受自身的病痛、要學習忍耐和寬容、要培養自己的慈愛和悲憫、要把自我心防的藩籬拔除……
一直以來自己在人群中都是十分防範地活著,相處的每一個人我都在心裡打了一個標籤,誰虛偽、誰耿直、誰自私、誰刻薄、誰愛貪便宜、誰真誠、誰計較、誰大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雖然學習佛陀法著讓我知道六道眾生無始皆我父母,我應知恩念恩慈愛一切眾生,但是我僅僅是知道,實在無法從內心生起六道眾生皆父母的真實感受,怎樣遷意思惟也感受不到。堪堪是今年金秋,某天聞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時,聽到佛陀說“六道父母”這個字眼,我的心弦莫名就被觸動了,心裡酸酸的,之後在聞到佛陀旅行中應佛弟子之需隨緣說法第十二片時,佛陀講到了眾生平等。在佛陀法露的灌注下,我真正感受到自己享受的一切都是眾生的血汗,如果自己在一座荒島上,有再多的錢,也無法享受任何,所以所有的享受不僅僅是自我努力的結果,更是眾生的功德所聚。
佛陀就是佛陀,之前看了那麼多遍文字也無法體會的東西在佛陀寥寥數語中就觸動了。自此樹立在自我和眾生之間隔閡的藩籬終於鬆動了,標注在每個人身上的標籤也無形脫落了,在那個瞬間心裡真實地感覺到無論他們怎樣統統都是我的父母,幹嘛要貼什麼標籤?當那種欣喜的感覺升起來的時候,我朦朧地從心態上體會到一點平等的意味。原來所有的標籤都是我內心計執分別標注出來的,撕掉這些標籤,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我的父母,一切問題的根本在我自己,是以自我為中心導致了對立,有了對立痛苦也就隨之而來。遍觀世間一切的防備計較和爭奪無不是由此。勝負皆無常,唯有佛陀法教才是世人至寶,得到吉祥快樂的根本。
儘管我現在還無法從法性真如上去認知平等,但是從世相上認識到不與眾生對立,真正的知母念恩慈愛,於愚鈍的我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剩下的就是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平等慈愛一切有情,拔除自我的藩籬,雖然不容易,但我會為之努力。
人生入秋我要開啟新的行程,願我能在學佛的路上不斷成就豐稔,而不是徒留一片蕭瑟。
撰文:籬菊半開
編輯:去一塵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S6TCUGI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