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妙諳五明?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末法時期正法衰,海量佛法娑婆失,祥慶羌佛住世來,法授佛子興佛幢。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多杰羌佛第三世

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極聖解脫大手印

是所有佛法中最高無上大法,快捷成就至寶

佛陀妙法無上寶

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渡生行舟、正見依怙

含攝了佛教的所有三藏、密典的精華要義

是所有佛教徒成就解脫的根本指南!

藉心經說真諦

法理高妙無比、妙義無窮、了脫至寶

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必執行的一種了生脫死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

學佛

至高法寶,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帕母所著六論

金剛亥母轉世所著解脫論著,法義透徹圓滿

揭開真相

在佛陀身邊所見,記實常人所不知的真相

古佛降世的背後

深入調查瞭解,找到鐵證事實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多杰羌佛第三世

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1234567891011

什麼是妙諳五明?

什麼是妙諳五明?

一石橫驕

所謂“妙諳”,即是超乎常人同行者所達到的最高成就。

所謂“五明”,即是將宇宙之萬有分為“明”和“暗”。開敷出宇宙間一切美好的、利益眾生的概之為明,而迷在昏沉、不祥的概之為暗。將宇宙之萬有歸納為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內明五個方面稱之謂“五明”,而絕非僅指世間五個方面或五個門類的科學。任何一明都含無數的世間科學。

總之,真正的“妙諳五明”,是要對五明以般若妙明而所開敷的智慧,達到圓融無礙的造詣。而且不管哪一明,都必須超乎常人同行者所達到的最高成就。

(一)聲明:文字語言無所不精,詩、詞、歌、賦、文學、辯才、音樂等圓融無礙,無與倫比。其表現是博古通今,著書立說,詩詞歌賦,文章演說,辯才無礙,不加思索即出口成章,並且字字珠璣,段段妙理,周全圓潤。如果某高僧大德、善知識的文章語言辯才未達到上述標準,不能稱為聲明。

(二)工巧明:即是人的智慧能得圓融,能操縱世間有為法之邏輯結構,表相宣色,種種精道技巧工藝無不全備,包括工、農、商、書、算、計、度、數、印、營造一切工藝之美學技巧,包括繪畫、雕塑、修房建屋以及一切帶藝術美的設計製作等造詣至深。尤為抓神定位,毫釐不差為至高。譬如雕塑,見人或物,即能以泥等物,外塑造其形像,內凝發於神彩,又如書畫,除能造其形像外,更能寥寥數筆或萬千筆著,而能使其物其形即人鳥走獸、山河大地、水草魚蟲、花木土石等等,無一不信手揮來。若此項工藝未能圓融,或與世間同行高手平等無二,只能通達工巧明,不能稱為“妙諳五明”。凡按“妙諳工巧明”標準而論者,必須超過世間同行專家之工藝技巧。如果是某高僧大德、善知識,在這些方面造就平平,決不能稱“工巧明”的。

(三)醫方明:醫方明者是中、西、針、艾、內、外、兒、婦等科無所不通,對眾生的身病、心病的判斷與治療精道無比。必須超過世間名醫,方能稱之妙諳醫方明者。若與世間醫生平等醫術,只能稱之通達醫方,不能戴上“妙諳”之帽。若某大德高僧、善知識,不具備以上條例和層次規定,當然就不是此列之類了。

(四)因明:善解世間、出世間一切因果,對有為法和無為之因果關係洞察入微,識解諦相,因緣生法,三世真理為因明。若某某高僧大德對此平平,不能稱通達因明,更不能稱“妙諳”!

(五)內明:主要指佛教修學的內證功夫,如顯宗論諦之道的內六根,所對六塵境,識隨中起,十八界故,了其因緣和合生法,事相本空,以般若智照,悟澈色受想行識,聲香味觸法,悉皆無自性,本原無生滅,人天宇宙,理體一諦。又內明者,于瑜伽行者中,可謂身中之大千世界與身外之大千世界無二無別。心風明點之故,能洞察其生老病死因緣生法,本體實有,當體是空。空亦非空,即顯妙有;妙有非有,幻化成空。如是之道,於有實證,並能運用周轉,是為通達內明。如在此道上,一竅不通,或寥寥膚識,即稱具有內明者,實為“未證言證,未得言得”,實乃罪過無窮。是“妙諳五明”者必須圓融以上五條規定,缺一不可。缺一即為四明,缺二即為三明。如此類推,即可察見真偽。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TdawG_bBO-YgaRShtbce-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更多文章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9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8  
  • 總瀏覽人次:1918664  
  • 今日瀏覽文章數:53  
  • 總瀏覽文章數:14142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