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人對經教義理一竅不通,連“我執”是什麽也沒搞清楚!(江如云)
妖人對經教義理一竅不通,連“我執”是什麽也沒搞清楚!
有個對學佛、修行、聖人、凡人是什麽都完全不明白的大外行,賣弄著佛學名相說鑒別聖凡是“我執”,説執著是不好的,說鑒別聖凡是一種“我執”,是違反佛陀教誡的!
這個完全顯示了這些妖人對佛教的一竅不通,從頭到尾都顯示他們在經教義理上的全然混亂無知,連“我執”是什麽也沒搞清楚,但是卻自以爲是,實在是可悲、可憐!
什麽是我執?“我執”簡單的說就是思維、行爲、言語、起心動念、行持決斷時把自己擺在前面,執妄我為真我,所以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出發,故我執煩惱叢生,輪回結緊緊捆綁!
在《了義經》中有一段佛陀與智者的問與答,非常值得衆生思考。
佛陀開示:“認我實有是執。見我空幻非執。六根對塵是執。五蘊皆空非執。心隨境轉是執。應無所住非執。四無量心是執。菩提勝心非執。”
智者問:“四無量心然何為執?“
佛陀答曰:“隨境所遷而慈是執。隨感所動而悲是執。隨他而喜是執。隨需而捨是執。”
智者問:“是執有我否?“
佛陀答曰:“無我不執。“
智者問:“有執然何必行?“
佛陀答曰:“行菩提心必行。”
智者問:“然何以執立菩提心?“
佛陀答曰:“無執無我。無我依何立行?“
智者問:“我執解脫否?“
佛陀答曰:“我執輪迴性。“
智者問:“何以得解脫?“
佛陀答曰:“無執入解脫。“
智者問:“菩提心執否?“
佛陀答曰:“勝義菩提心無執。“
智者問:“菩提心何來?“
佛陀答曰:“我執所生來。“
智者問:“既說無執已。又云我執生。由來何也故?“
佛陀答曰:“云無執。謂菩提心勝義無執。說我執生。由著意行持。隨境所遷得生心境遷生我執。“
智者問:“如何無我?“
佛陀答曰:“不執無我。“
智者問:“如何不執?“
佛陀答曰:“轉四無量心於行持不染。此勝義不執。“
智者問:“勝義何意?“
佛陀答曰:“入了義菩提意。“
智者問:“然何不直取菩提心?“
佛陀答曰:“眾生業力故。“
智者問:“業力何表相?“
佛陀答曰:“愚癡表相。無明表相。煩惱表相。“
……
我們認真思考體會佛陀開示的真諦:“我執輪迴性“,故需斷我執。然而,衆生業力故,必須遷意行持精進依照釋迦世尊教誡修四無量心,必須要實際去做,不能空口而談,這時候如果”無我“,那你拿什麽去實際行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以衆生因爲無明業力沒有辦法直取勝義菩提心,而是必須從著意行持開始,依循次第逐步深入,直至轉四無量心於行持不染時,方爲勝義不執!
提醒一點,“我執”不僅僅指著你幹的壞的,同時也指著隨境所遷當中的那個“妄我”,那個六根對塵境的“妄我”。爲了解脫,故必須“斷我執“!
但是有些外道妖人,抓住佛學名相與利用衆生的不明真諦,便鼓吹說:“因爲要斷我執,所以要隔斷與父母的一切關係,不能關心他們,不能與他們聯絡,不能牽挂父母,要追求自我成就解脫為先”,說這叫斷我執!他們還説:“因爲要斷我執,所以要砍斷世俗金錢纏縛,最好把所有財產全部拿來供養師父”,說這叫斷我執!他們還説:“因爲要斷我執,所以要斷絕世間情愛,所以要與妻子丈夫離異,與子女斷絕關係”,說這叫斷我執!等等等等邪説邪見橫行。。。
這哪裏是斷我執?!!這是闡提重罪的罪人,根本連人都不是了,還妄言說在學佛!
我們還是要好好的建立正知正見,明白我們衆生還是要從十善、四無量著意行持修起,精進修行,具體的把自己身上的惡業、黑業全部都得掏乾净,進入如來的正定,開發正智的般若,最後才能夠成就。説穿了也就是說,離了修行,就不能推移惡業,不能夠讓惡業和黑業遠退,你就必然得不到正定。
看明白了嗎?想清楚了嗎?不要再用斷我執來誤導衆生,修行人應大悲利他方爲根本,當願衆生都能精進修行,出離輪迴,解脫諸苦而成聖,直至成佛!
至於把鑒別聖凡説是“(我)執”,就如同把虔心信佛誓不退轉説是“(我)執”一樣,除了荒唐無知,真的沒啥可説的了!!
江如云
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9862934991034/posts/3639461666364474/
- 網站文章總數:6802
- 網站圖片總數:16684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39
- 總瀏覽人次:1903131
- 今日瀏覽文章數:34
- 總瀏覽文章數:14010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5613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