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智慧分享(第一卷)----我的修行隨筆[平凡人]
我的修行隨筆
曾聽說過 度母的由來典故,是因 南無觀音菩薩看見苦難眾生浮沉業海不忍眾生苦,而流下了大悲之淚,一滴化現為白度母,另一滴則化現為 綠度母。
有次聽見師父慈祥柔和的說到:「眾生痛苦時我流淚,而看見眾生快樂時我也流淚。」事隔幾天在有次騎機車返家的路上,腦海中浮出了這段話,讓我內心震盪不已,眼裡停留了些許的淚水,心裡有一個聲音—「天啊!真正的行者愛戴眾生的心,竟是如此如此的……」我真的說不上來,那份悲憫是無止境、無可言說的,剎那深刻的感受到 南無觀世音菩薩的眼淚是為了眾生而流的。
我聽從了師父的話克制了自己內心的懦弱和猶豫去從事看護的工作,起初做也只是為了賺錢養家而做,看護必須全天二十四小時陪伴,照顧病患直至出院或者患者不需要你了。有好幾次想到這麼漫長的時間全綁在醫院就只為了家計,多麼可憐、多麼不值得!這份工作讓我失去了陪伴家人、失去了聞法、也失去了玩樂,我真的想要放棄這份工作,欺騙自己找份時間少一點的工作,同樣養家且又兼顧到我想要的一切。乍聽之下好像也沒錯,多麼好的理由,但倘若真就這麼做,我放棄的將不只是一份工作。
學佛以來老把「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掛在嘴邊,當成順口溜,自問我覺個什麼東西啊! 帕母《子必依論》的〈求道與俗務〉中,有一種自以為在修行卻把佛法與世間法分開的假行人,不正是寫照了我此時的心境嗎!?修行重要的還得面對自己的心,於是我轉換了心態繼續面對這份工作。
師父曾說:「大部分的修行人都喜歡當警察,卻很少人願意當護士。」當然我也不例外,從事警察這職業還挺久的了。師父您曾兩三次對我說:「你缺少笑容,要改。」我也知道但就是笑不太出來,內心總覺得快樂真誠的笑容對我來說是個難題,日子一久這問題搞不定,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
照顧阿伯這些日子來,我自覺能做的真的很少,心中總有份內疚。除了例行公事協助與陪伴,我會在夜裡等待阿伯們入睡,悄悄念佛回向,祝願他們安康快樂。而讓我感到最幸福的就是將師父加持的念珠配戴在阿伯的手上,因為這一串串的念珠我深信都是代表著 諸佛菩薩一滴滴的淚水所集結串成的「大悲念珠」,其蘊藏的是無限的祝福及強烈拔苦的菩提心。我想是因果使然,不加思索的慢慢學會了付出、學會了同理,阿伯痛苦時我感到不捨,阿伯開心時我感到愉悅,慢慢的我僵硬的心變得柔軟一些,自然的鬆動了僵硬的臉孔,我好像也慢慢懂得如何笑了,原來當護士遠比當警察來得成就、來得滿足。
感謝師父您給予我的鼓勵,給予阿伯尊貴的念珠,因為有佛法、因為有您,讓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變得有意義。感謝師父您的隨堂談話,總會適時的出現在我心裡,勉勵自己、改變自己,更從這隨堂法語讓我知道什麼叫修行。現在的我雖然不免疲憊,但內心總有些許的愉悅,嘴角偶而掛著一絲的笑容,因為師父說:「懂得分享的人才會有福報。」我也正因一步步落實而感到富裕。
在醫院的一個夜裡陪伴在阿伯身旁的我,眼睛閉著,尚未入睡,發現阿伯靜悄悄的走下床來到我的身旁,更悄悄的為我蓋上被子,那件薄薄的被子,它不只溫暖了我的身體,更溫暖了我的心。
慚愧佛弟子 平凡人 頂禮
2010.11.26
2010.11.26
本文摘錄自:智慧分享(第一卷)第78-80頁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網站文章總數:6803
- 網站圖片總數:16685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9
- 總瀏覽人次:191009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2
- 總瀏覽文章數:1406779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934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