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淨土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唯心淨土

唯心淨土

  《維摩經》中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此段經文是佛說唯心淨土的真理。意思是說,一切行菩薩道的菩薩想得到嚴淨佛土,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內心,通達我法二空,捨離一切執著,隨著自己內心的清淨去化導眾生、利樂眾生,那麼所攝受的眾生,受到菩薩的教化,也能得到內心清淨,這樣建立的國土,自然就是嚴淨佛土了。
  因為淨土是內心反映出來的投影,所以只要內心清淨,國土自然也就清淨了。好比音響必然隨著聲音,如果是好聽的聲音,所響出來的應聲必然諧和。又好比人影隨形,身軀端正的人,影子自然也就不歪,這是因果的定律,也是報應的道理。眾生為業力所感,煩惱障心,故其所見的國土,就變成污穢不淨;佛心清淨如琉璃,污穢之相了不可得,故對佛來說,穢土當體即是淨土。同處一個娑婆國土,但是佛與眾生所見就有淨穢的不同;雖然生活在同樣的世界,但眾生所見、所感各自不同,這就是國土唯心所現的道理。
  當今的時代,報紙打開一看,很多都是人間的悲劇事,電視新聞一收聽,每日都有許多的天災人禍,世界為何會這樣紛亂?眾生為何會如此不安?追根究柢,這個病源就是因為眾生我見熾盛,生貪、瞋、癡,自私自利,投機取巧,故變成五濁世間。其實,世事的治亂以及眾生生活的如不如意,重點不是外在客觀的環境有好壞,主要是由於內在主觀的人心有善惡。所謂「心是功魁,也是罪首」,功德由心所成,罪惡也是由心所造。譬如一把刀,運用適當就有功能效用,用得不當就會造成傷害,變成罪過。又如手能救人,也能害人,背部酸痛時用拳頭捶背覺得舒服,但是用拳頭去打人,就會令人痛苦難堪。手的舉動、刀的運用,都是由心來指揮,用心的不同,就產生不同的結果,故心是一切的主宰,不但世間法由心所主宰,就是出世法也是由心所創造,這就是《華嚴經》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想要謀求家庭幸福,社會安定,乃至世界和平,必定要先淨化人心,就如經上所說的「心淨則一切國土皆淨」。
  「唯心淨土」的道理,還可以舉經論上的譬喻來說明:如同一個池子的水,本無不同,但是由於天、人、餓鬼、畜生的心識不同,業報差別就產生不同的見解。天人因其福德殊勝,故所看到的水都成為琉璃眾寶莊嚴的地方;平常的人看到,則只是普通的水池;餓鬼道的眾生因為飢餓、口渴所逼,其意念就會使所見到的水,都變成膿血;魚類水族卻是不見水的相狀,水就是最佳的居所。所謂「一水四見」,同樣是一池水,但不同的眾生所見竟然有如此差異,這完全是因為眾生自業心力不同,所以對於同一境界,就有種種差別知見的轉變。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會反映出「一境四心」之現象,比如對同樣一件事,由於人處在喜、怒、哀、樂不同的心情下,就會出現對那件事不同的感受。再說,一個知足的人,即使是粗茶淡飯,對他來說,也會感到滿意,認為是一份不易得來的福報,所以他會覺得珍貴,這就是天人的境界。對於不知足的人來說,即使是山珍海味擺滿桌,他也是食不知味,甚至吞嚥不下,這不就是餓鬼的境界嗎?所以,世界是內心的投影,清淨自己的內心,就能創造清淨的外在環境。那麼,要如何來清淨身心呢?以佛教的教義來說,就是以守五戒、行十善為根本,信仰因果道理。
  《維摩經》說:「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這正是因中不造十惡,所以果上招得十善的勝報。
  何謂十善?此有二種:一為消極的止十惡法,二為積極的行十善法。在身業上,不殺生而慈悲為懷行放生,不偷盜而義利節用行施捨,不邪淫而貞良守禮修梵行。在口業上,不妄語胡說亂講而誠實無欺,不綺語巧言令色而質直莊敬,不兩舌挑撥離間而調解和合,不惡口粗語怒罵而柔和善待。在意業上,不慳貪而濟困救急,喜捨布施;不瞋恚而包容忍辱,累積福德;不愚癡而觀修因緣,增長智慧。
  另外,就是信仰因果,唯有深信因果,才能去除不正確的思想,規範善惡行為。如果世間有一個人能深信因果,就有一個人能夠行善,社會就減少一個惡人,增加一個善人。如果每個家庭內的人,都能深信因果,不昧因果,人類心裡自然就會向善,增益善行。這樣,人人離惡積善,奉公守法,社會自然就不會動亂不安,每個人即能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環境。
  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其擁有的世界就有多大。雖然現今外在環境有許多亂象,但我們不可輕言放棄未來的希望。要莊嚴自己的人格世界,建立清淨國土,絕不是憑空幻想可得,那是必須透過真心修行,提昇道德品質,實踐菩提心以及發大願心,利益眾生,方能實現。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只要每個人都能奉行佛陀清淨的教法,身心世界自然得以莊嚴,世間也才能成為真正的淨土。
 
 

 

更多文章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9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8  
  • 總瀏覽人次:1918664  
  • 今日瀏覽文章數:53  
  • 總瀏覽文章數:14142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