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學忍辱,止息我執嗔心(在路上)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善學忍辱,止息我執嗔心(在路上)

善學忍辱,止息我執嗔心

 
黑人Brian Banks在橄欖球方面很有天賦,他從小就是校隊成員,到了16歲,已經有很多教練認為Banks將來有希望進入職業聯賽,甚至可能成為球星……為此也吸引了眾多“迷妹”。
 
然而,就在Banks憧憬著職業橄欖球員的美好前景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麻煩找上了他。
 
 
 
200278日,時年17歲,正在讀高中的Banks在學校走廊與一個名叫Wanetta Gibson的低年級女生撞了個正著,當時那女生才15歲,是Banks的眾多迷妹之一,對Banks一直頗有好感……兩人對視了許久,越靠越近,忍不住擁抱了對方……然後他們又到同學們公認的幽會地點,親熱一番後,Banks因為還有別的事,便告別了Gibson,約好以後再見面。
 
然而到了晚上,一群員警卻突然走進了Banks的住處:“Brian Banks,你因涉嫌綁架和強姦未成年少女,依法逮捕你……”原來,“迷妹”Gibson竟然報警說Banks強姦了自己!無論Banks如何申辯,卻沒有無人相信……這名無辜的少年就這樣被誣告後,不得不接受冤屈入獄,被判刑六年……
 
2007年,服刑5年的Banks提前出獄,搬回去和母親住。
 
2011年的一天, Banks查看他的臉書,突然有一個好友請求跳了出來……Banks定睛一看,頓時驚得說不出話來:是Gibson,那個誣告他強姦的女孩!Banks很快通過了好友請求, Gibson隨即說:“當年我不夠成熟,現在已經成熟多了,我很想跟你見面。”
 
在私人偵探陪同下Banks成功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Gibson親口說出他無罪的錄影!
 
2012524日,當初判決Banks入獄6年的法官,在受理上訴材料之後,花了不到一分鐘便解除了對Banks的有罪判決……
 
10年的冤屈和磨難,Banks最終獲得他夢寐以求的清白和自由,卻主動放棄了復仇。一切,正如Banks接受採訪時的感言:“如果你還在想,要原諒誰,還是不原諒誰,那說明你依然在糾纏這件事,我不想被過去的痛苦羈絆,過去就讓它過去,它已經發生了,誰也改變不了,明天的一切才是未知的。
 
 
 
Banks的受冤經歷值得我們深思。可以從因果的道理去理解,今天別人會對我有無理的舉動,都是自己過去結惡緣所致,所以緣熟果報現前,正好消除宿業,我們應感到歡喜,感激對方,哪裡可以對他生起嗔恚呢?嗔恨別人甚而蓄意想去報復的人,首先自己就先陷入想要報復的熱惱不安中,他會整日心煩氣躁,心神不寧,別人還未受到影響,他自己就已經先傷害到自己了。所以嗔恨不但會傷害到別人,更會給自己今生帶來非常大的痛苦。而且,起嗔恚心來傷害別人,造了惡業,又會感召來世的苦果
 
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個人的心中有嗔恨,絕對不會有快樂的生活。話說回來,假使忿怒發脾氣可以解決問題,那麼發一發脾氣還說得過,如果發了脾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這樣發脾氣又有什麼用呢?所以,發脾氣只是對人對己有損而無益。
 
古聖先賢是這樣教導我們:從前,子貢問孔子:“一生中若奉行一個法,該是什麼?”孔子便傳授一個“恕”字,告訴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此推己及人,在佛教中也推崇備至,如《入行論》云:“自與他雙方,惡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護?”所以,自己不願接受的痛苦,千萬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也照樣不願意。
 
佛教中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
 
鬼子母有一千個兒子,她最疼愛小兒子。鬼子母愛吃小孩肉,常到人間抓小孩,活生生地當食物吃。人們受不了這種痛苦,紛紛向佛陀求教。佛陀於是通過神變,將鬼子母的小兒子捉來,扣在自己的缽裡。
 
鬼子母回來發現小兒子失蹤了,特別著急,不吃、不喝、不睡,上天入地到處找,整整找了七天,也沒有找到。後來,她聽說佛陀無所不知,就到佛陀那裡去哭訴。佛陀說:“你有一千個兒子,才丟了一個就這樣難過。別的百姓只有兩三個孩子,甚至是獨生子,卻被你吃掉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
 
聽到這番話,鬼子母當下醒悟,在佛陀面前懺悔道:“我錯了,只要能讓我找到小兒子,我再也不吃別人的孩子了。”佛陀便把她的小兒子從缽裡放出來,還給了她。
 
這種換位思考,就是“推己及人”的理念。眾生避苦求樂之心皆同,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希望每個人在為人處事時,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佛陀曾經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來說明「嗔不報嗔」:就像宴會時請客,如果客人不吃的食物,那食物還得歸還給主人,主人還得處理那些食物。所以當別人辱駡我時,如果我不接受,不受其影響,那麼此罵還是歸還罵的人。通常罵人就是想要看到對方因自己的辱駡而不愉快,如果對方無動於衷,沒有出現自己預期的不愉快,那麼不愉快的恐怕就要變成自己了。
 
千萬記住!我們每一天都要快快樂樂過日子,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應當擾亂到歡喜的心情,因為悶悶不樂,不但無濟於事,而且會使人退失善行。
 
想想看:如果事情還有補救的辦法,那麼何必對災禍或逆境生氣苦惱呢?如果已經沒有挽救的機會,那麼縱然你生氣嗔恨又有什麼利益呢?
 
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應善學忍辱,止息嗔心,消除主宰欲望的我執。
 
/在路上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回應

由此可知學佛的珍貴在哪?學佛原來首先是教導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正確的人,如何去分別自身淫慾和所有身口意三業的正與邪,學懂了分別正邪,就不會在貪嗔癡中栽跟頭。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9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8  
  • 總瀏覽人次:1918664  
  • 今日瀏覽文章數:53  
  • 總瀏覽文章數:14142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