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綺帆)
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有人出生帶金湯匙、有人帶銀湯匙,我是忘記帶湯匙。」已故的前台大醫學院復健科教授、台大醫院門診部主任王顏和喜歡這樣笑說。
困難的環境讓他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
王醫師在新北市三重的淡水河邊長大,爸爸是木工,家有四個男生,王 醫師是老大。小時候爸爸要借錢買米,有做工才能還。
媽媽賣過豬血糕、後來去幫人挽面。但王醫師不計較、也不抱怨。他覺得父母不會故意不給他好環境,父母是沒有辦法。
讀三重國小一年級開學第一天,老師點名,有一個名字一直沒人舉手,後來老師用台語唸,他才知道是老師在叫他。他那時不知道還有一種語言叫國語。
老師叫每個人去東方出版社用十元買一本書,全班就有五、六十本可以輪流看。
但他那時沒有零用錢。他就去垃圾場撿破銅爛鐵,專門撿壞掉的燈泡,因為裡面的鎢絲是比鐵線還值錢的金屬。
河邊也有很多鐵工廠,會倒出含鐵的砂土和鐵塊,他用磁鐵把鐵塊吸出來,再拿去賣。
他是家裡唯一一個繼續升學的人。考上台北市的大同中學是他第一次離開三重。
每天早上學校六點鐘開門,他就到了,因為在教室看書可以替家裡省電費。
老師開補習班,他哪有錢補習?老師就叫他去當小老師,幫老師點名、改考卷、修理課桌椅(因為放假跟爸爸去上工,所以他會),然後老師替他付下學期學雜費。
念建中時有天突然盲腸炎得開刀,同學們還捐錢替他湊醫藥費。
他的環境讓他能忍別人所不能忍。
他很喜歡看偉人傳記,岳飛、林肯這些人的出身都很卑微,所以他一直以為所有偉人都是刻苦出身,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
因為很單純,反而沒有太多欲望。他從小也不會去比較,好像一隻鴨在雞群裡不知道自己是鴨子。
進台大醫學院才知道,絕大多數同學都非富即貴。有同學說自己的嗜好是射箭,他想都想不出來。所以他喜歡笑說:「有人出生帶金湯匙、有人帶銀湯匙,我是忘記帶湯匙。」
他不太會自卑,包括他長得比別人矮。他接受自己,不會去羨慕別人,他沒有的,就想辦法去掙來、去考來。
他的爸爸是養子,媽媽只有弟妹,他家的親屬關係很單薄,他是所有親戚孩子中唯一飛出去的,其他人都是「勞力士」(勞工階級)。
他很喜歡的座右銘是「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大專聯考因英文不好,考了三次才進台大醫學院。第二次考上北醫,因為又是私立的,學費是台大的好幾倍,他想補習再重考,也想離開家,不好意思再花家裡的錢。
一位建中好友的媽媽知道了,就歡迎他去住好友家。好友家境很好,他爸媽雖然不捨,但是也只好答應。快註冊時,陳媽媽主動拿錢給他,也願意幫他繳補習費。
他那一年真的在好友家生活(他同學在外地念書),陳媽媽每天煮飯給他吃,還主動給他零用錢。他真的受之有愧。
這位當年坐在隔壁的同學是他生命中的貴人,陳媽媽絕對是天使,他的同學和陳媽媽就是看他很努力,後來不斷幫助他,從不求回報。
他真的很感恩。現在只要有機會他就幫助人,讓那被幫助的人成長成熟,變成社會上有用的人,也許需要十年、二十年,就像他同學全家對他一樣。 (資料來源來自賓靜蓀的採訪整理)
心靈札記:
綺帆覺得人生是一種歷練,成長會教人學會堅強,回顧過往,用感恩的心來看待它,也不為過。
綺帆出生在農村家庭,父親務農,母親是家庭主婦,綺帆小時候的家境並不寬裕,記得母親還做了縫製雨傘的家庭代工,常拿了一大堆的貨不停地趕工,綺帆放學後寫完功課或放假時就幫媽媽一起做。綺帆隱約感受到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對於王顏和醫師「忘了帶湯匙」的人生,更是心有戚戚焉。
綺帆有種體會:年輕的時候,經歷過較多的挫折,長大以後也能變得比較堅韌。原來,小時候的艱苦反而成為自己人生的墊腳石。相對地,許多富二代往往因為小時候家庭優渥,等到真正出社會,卻連一點挫折都禁不起,那樣的情況是悲哀的,人在安逸的環境過太久,便容易被環境擊倒。人的一生中總會有許多的挫折,挫折雖然令人沮喪,但它能磨煉人的意志和讓人接受新的挑戰。
一個人只要在面對挫折時,仍然能夠持續堅強下去,就沒有人能夠阻礙他,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充滿挫折的道路上持續堅持下去的。
沒有失去過,就不會懂得珍惜。珍惜,是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需要你曾經失去過,才懂得珍惜。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就在什麼都有的環境裡出生,長大後就會不懂得珍惜,因為他不了解要自己獲得這些東西需要付出努力。
世法哲言(七十)裡提到「凡成器者必先嘗其酸甜苦辣之味,而後成德,弗體于劣,何識美滋味乎,何以故也,于糖水而生者至貴也,由是故弗識于艱而成之雄,立于飄然不知所為,何德之具,無德則人皆遠之無助,單獅之立器弗可成也。」凡是世間上成器的人,都必領自然嘗夠人生酸甜苦辣麻的滋味,也就是說要經過種種艱難困難的磨煉,最後才能成功,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善知識,而為人們所敬重。如果不體驗於一切辛酸苦辣甜鹹麻,不嘗於種種諸苦的劣味,他就根本不知道從對比中嘗出那種好吃的味道是什麼滋味。這是什麼原因呢?比如說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他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是在糖水中泡大的貴人,就很難體念到基層人們辛酸苦辣的滋味,如他擔當重任,也往往會飄然不知所為,驕傲自得,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甚至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都無所謂,所以這種人根本不具備道德品質,也談不上有知識。因此,沒有道德、沒有知識,人們就不喜歡他,就會遠離他,不幫助他,這樣下去,正如古人說的,「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材」,他一個人也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
如果你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請不要因此喪失了人生奮鬥的目標,如果你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請不要氣餒,只要肯努力,有朝一日一定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轉載自:綺帆心靈補給站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