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末法時期騙子邪師橫行,從佛陀菩薩稱號到普通居士,凡是教人的,你若要跟他學就須好好鑑別。
鑑師,保護學佛慧命!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訊息經過摘錄節取,故非完整內容,僅做為索引參考之用,希冀作為引路石,導引恭聞完整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與辦公室公告,方為最正確圓滿的法義!

系統鑑師文:鑑師,保護慧命!

為什麼世尊住世時沒有設立“聖考制度”?(雪夜圍爐)

為什麼世尊住世時沒有設立“聖考制度”?

關於“聖考”制度一經公佈,立即遭到一部分人的質疑,更遭到一些徒眾眾多、名聲在外卻徒有其表、毫無證量的所謂“高僧”、“明師”的竭力反對。其中有人就提出:“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怎麼沒有聖考?”

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來聊一聊,希望廣大的佛弟子能辨義明理,慧目如炬。

“隨犯隨制”,是指隨所犯罪過而制定之戒律,又稱“隨緣制戒”,即佛戒非“一時頓制”。並不是佛陀提前設定僧人的行為規範,讓弟子們遵守,而是佛陀隨弟子們在僧團修行過程中所犯過誤而隨時、隨緣設定、增定。這充分體現了佛教的民主性、開放性。佛陀成道後十二年間,僅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為過去七佛通戒偈之略戒。十二年後,弟子中有不如法者,於是佛陀次第隨犯隨制,才有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故戒律之法門乃隨機隨處而說。

由此可見,制戒原則既然是“隨犯隨制”,那麼自然就應該是“無犯無制”了。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如果沒有人“以凡充聖”、“冒聖騙人”,那麼自然也就用不著制定“聖考”這一鑒別凡聖的制度了,這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為什麼不用“聖考”制呢?

第一,世尊住世的正法時期,世人大多福慧具足,善根深厚,坑蒙拐騙之輩不似現今末法時期這樣猖獗。時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風淳樸。

第二,世尊住世時,威神赫熠。攝於佛力,妖魔隱遁,鬼魅蟄伏,惡徒龜縮。

請看《佛藏經》卷中:"舍利弗,如來在世三寶一昧,我滅度後分為五部。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

這裡的“惡魔於今猶尚隱身”,“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正說明這一點。

佛弟子們人人耳熟能詳的那段世尊與波旬魔王的對話,魔王波旬說:“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這段對話,也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發生的。

《佛說法滅盡經》中佛陀預言:"佛告阿難:“吾涅盤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

又如《大般涅槃經》卷七:“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複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優婆夷像,亦複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這裡,佛陀預言,在佛陀涅槃七百年後的末法時期,魔王化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須陀洹及至阿羅漢身,壞如來正法。

佛陀以無量智洞悉這未來法運,故預留下鑒別凡聖的“十八法”以保護後世的弟子,免遭魔妖欺騙斷送法身慧命。如今“十八法”現世,實在是娑婆之幸,兆億佛子之幸!

第三,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六師外道等,要麼已被佛陀調伏,歸順佛教,要麼就是在被調伏的路上。已調伏者,至誠遵奉佛陀教化,依教奉行去了,自不肯以凡充聖。未調伏者,自不屑自降身份冒充佛教聖人。

綜上,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正法時期,民風淳樸,人心向善,佛弟子更是業少障輕,福德具足,沒有人自甘墮落去以凡充聖,是為不肯;波旬子孫攝於佛威,他們也尚未混入僧團,尚未身披袈裟,住佛寺廟,亂佛軌制,是為不敢;六師外道等,已調伏者自為佛弟子,未調伏者自高身份,不屑冒稱佛教聖人,是為不屑。

因此,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本著“隨犯隨制”原則,自然就沒有必要制定佛教的“聖考”制度了。

一己之見,求證方家。

撰文:雪夜圍爐

編輯:語默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B01RPE7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

Filtered HTML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blockquo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451  
  • 網站圖片總數:15422  
  • 網站影視總數:1221  
  • 網站檔案總數:1037  

  • 今日瀏覽人次:305  
  • 總瀏覽人次:1258309  
  • 今日瀏覽文章數:243  
  • 總瀏覽文章數:873398  
  • 今日瀏覽影視數:7  
  • 總瀏覽影視數:2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