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輕菩薩”因何而得名?
“常不輕菩薩”因何而得名?
常不輕菩薩——恒常不輕視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在此經中,釋迦牟尼佛向大勢至菩薩,講了如下故事: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名威音王如來,這位佛的壽命和正法住世時間非常久遠。後來,正法逐漸消退,進入像法時期,有一些比丘增上慢不具威儀,在修行上也未開悟,卻懷有高傲自大之心,在僧團裡,聚結成很大的勢力。
這時,有一位比丘,他專行禮拜,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並向他們說:“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有時甚至遠遠地看到四眾,都要走過去施禮讚歎。
眾人聽到這樣的話,議論紛紛,認為這位比丘故意諷刺他們,便以兇狠的口氣回應:“愚癡的比丘,你打哪兒來?說什麼不敢看輕我們,還給我們授記,說我們都會成佛,我們並不需要這樣的虛妄授記。”
雖然被罵,但這位比丘並未生起瞋恨的心,仍然一如既往,長年累月地如此修行。高聲讚歎四眾:“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
聽到比丘還說一樣的話,罵他的人怒火燒得更旺,拿起木杖或瓦礫石頭來打他的頭或丟他的身體。比丘邊躲邊跑,到了稍遠的地方,還是高聲讚歎:“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因為他常作如是說,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眾都戲稱他為“常不輕”。
這位比丘在臨命終時,在虛空中聽到威音王佛所說《法華經》無量偈頌,且悉能受持,因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淨,並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這使他得以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廣為四眾講經說法。而那些原本打罵輕視常不輕比丘的人,看見他顯現大神通力,身心柔和,語音輕妙,又能背誦《法華經》及二十千萬億偈頌,解說無礙,說法精妙,在聽聞他說《法華經》後,大眾都歡喜信受,跟隨常不輕菩薩一起修行。
這位常不輕菩薩,就是南無釋迦牟尼佛。
“汝當作佛”是常不輕菩薩修行的法門,同時也是在弘揚正法提醒有緣眾生佛性宛然,人人皆具。在修尊重行的過程中,常不輕菩薩如水一樣滋養眾生,使人們獲得利益。只要能利他,縱使萬般賤下、遭受譭謗打擊也在所不惜。
無論是常懷嗔恨、增上輕慢的眾生,還是常行忍辱的眾生,常不輕菩薩都等而視之、悉皆度脫,更不生絲毫嗔恚之心。這些增上慢眾生雖然種下惡因、召感惡報,但因為由此與常不輕菩薩結緣的關係,於二百億劫後卻仍由常不輕菩薩教化度脫,乃至在法華會上得不退轉。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xnX60fD3-AyJ-oNT3pGbl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881
- 網站圖片總數:16855
- 網站影視總數:1541
- 網站檔案總數:1066
- 今日瀏覽人次:50
- 總瀏覽人次:2072749
- 今日瀏覽文章數:40
- 總瀏覽文章數:1543016
- 今日瀏覽影視數:3
- 總瀏覽影視數:54203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