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中那些難忘的往事,總讓人有種期待
每個人都有一個難忘的生日。每個難忘的生日裡,都透著人生的變遷和酸甜苦辣。回顧從兒時之年到而立之年的每一次生日,發現每次生日都是一種期待。
(1)兒時的生日只是一種奢望,15歲才吃到蛋糕
出生在農村的我,兒時家裡生活困難。從我有記憶那天起,就沒能過上一個像樣的生日,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我15歲時的生日。
那天是週末,爸爸到鄰居家打麻將贏了錢,被我看到了。我緊緊跟在笑眯眯的爸爸後面走出鄰居家,拽拽爸爸的衣襟,鼓起勇氣,靦腆地說:“爸爸,今天我生日,給我買個蛋糕吧。”但爸爸似乎並不情願,走的更快了。也許他正計畫用這錢去市場買點肉,給全家打點牙祭什麼的吧。
但不懂事的我並不依,賴在地板上哭。隔壁小賣部裡擺著的小蛋糕,早讓我垂涎三尺了。已經15歲了竟然還不知道蛋糕是什麼味道。
無奈之下,爸爸還是給我買了蛋糕!回到家,我眼睛盯著媽媽,小心翼翼地打開小蛋糕,生怕弄壞了。
放在嘴裡慢慢品嘗後,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好吃。
這是我初中畢業前唯一記憶裡的生日蛋糕,更是一份小小心靈的期待,那是一個農村小孩的夢想。
(2)大學生的生日是同學的情意,為同學的快樂而快樂
大學時,一位同學給我發了生日聚會請帖,心裡高興極了,那是同學對我的尊重和認可。
該送什麼禮物呢?他特別喜歡打籃球,卻並沒有一個像樣的籃球,對,就送一個籃球吧!
我翹課遛到城區的商業街,在各文具店裡逛來逛去,終於看中一個,可問問價位,再摸摸口袋,倍感羞澀。心理挺糾結,買了吧,一個月的伙食費就沒了;去買個不好的吧,又怕“壽星”不喜歡!
我給另一個同學打電話,說通了他我們兩個人合力買了一個籃球做生日禮物。
聚會那天,我們送上禮物,看到“壽星”欣喜滿意的笑容,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收禮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同學之間不在意這個禮物的價錢,更在意這個禮物的價值和享受選禮物的過程。
挑選一件合適他的禮物,我內心會感到特別滿足,原來讓別人快樂就是自己真正的快樂!
那時候,我們都期待得到同學認可,期待有個女朋友。期待自己快快畢業有份好工作。
(3)成家後為老爸過生日才知,生日不是吃吃喝喝
工作後和父母見面聊天的時間少了,在今年爸爸生日那天,我和姐姐聯合準備了一頓豐盛的素宴為老爸過生日。一家人忙裡忙外,其樂融融!
一會兒香菇油菜,爆炒豆腐皮,幹煸頭菜,冬瓜海帶湯,番茄炒蛋,油潑豆芽,地三鮮,再加上鮮鮮的薺菜餃子,準備妥當,色香味俱全。
大家一邊吃,一邊聽爸爸聊過去的逸聞趣事,從集體經濟,到大包乾,再到自己創業做小買賣!
爸爸的描述繪聲繪色,彷彿一部穿越劇回到了小時候,過往的人和事是苦的,但說話的語氣是開心的。
此時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爸爸久違的舒心笑容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這頓生日素食團圓飯,以其獨特的意義在改變著我的家庭和每個家庭成員的內心趨向平靜和諧!
我想起,小時候跟媽媽去參加姥姥“五代同堂”的九十大壽。那天,去時我開心極了,那麼多親戚穿著漂亮的衣服,相互噓寒問暖,一起合影,向姥姥祝壽!
滿桌的美味珍饈,很多平時都沒見過,應有盡有,讓我大飽口福。但那一瞬間我又感覺特別傷感,想想也就這麼一餐“豪宴”,還是要回到那原本清貧的生活,本能的不舒服。
偏偏回去的路上暈車,我又嘔又吐,把一天高高興興吃下去的“山珍海味”全給了“土地公”。
原來生日的快樂不在於是否大吃大喝一頓,其實最期待的是,一家人的和諧相愛,那才是最大的快樂!
(4)學佛後過生日才知,最好的禮物是放生報恩
歲月不饒人。慢慢我自己也進入了而立之年。我開始學佛了。
學佛後的我在恭聞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後,才知道,我們的生日其實也是母難日,而放生和帶領父母學佛是對父母養育之恩最好的報答,是一種把慈悲心付諸實踐的孝行。
今年是32歲生日。我首先想到的是放生素食過生日。於是提前一天在朋友圈邀請同修們一起放生,得到了許多人的回應。
3月16日生日當天,我們11個同修一共買了265斤鯉魚、鯽魚等淡水魚來到煙臺市門樓水庫放生,以此功德回向我的父母,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為父母及家人祈福。
放生回來。正當我陶醉在生日放生為父母家人祈福法喜中,為那些重回家園的魚兒高興時,門鈴響了。站在門外的快遞小哥說“您的生日蛋糕,請簽收!”
“可我沒定呀,您送錯了吧?” 但一看確實是給我的,誰為我訂的呢?一臉茫然。
不一會兒,師兄姐們陸續來到我家,一個個擁抱、生日問候,讓我熱淚盈眶,想不到還有這麼多人牽掛著我的生日。
學佛之後的生日就是過的很不一樣。最期待的還是父母身體健康,闔家平安健康。更期待能有許多親朋好友跟我們一起學佛,一起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一起走上解脫輪回的菩提之路。
看罷此文,也說說你生日中那些難忘的往事和期待吧。
撰稿:行茶
編輯:東山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