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行-自知不足,如何自持(微筆觸道)
自知不足,如何自持
話說,我是從事物流業務的,除了替顧客運送貨物之外,服務也包含替一些食品店送餐。運送貨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準時將貨物送達收貨人手中即可。所接觸的也只是委託方和收貨方幾個人,明碼實價,訂了每月貨量有多少就是多少,每月所收不會有太大出入。但送餐的工作就截然不同了。每天接觸上門的不同客戶,真正體驗了人生百態。送餐每月收費一般都比較低,還需要靠小費來幫補。如何確保每個客戶在收到食物時會給小費,確實沒有一定的把握。我本人除了自力更生外,還會替一些失業或待業的人謀求出路,我會先去試工了解工作的情況及辛苦程度,然後轉介給他們,希望他們能自食其力。

這次的試工是替一家大型快餐店送餐,快餐店收到外賣訂單後,會通知我送餐的地址。有時候,客戶可能一次會給我兩、三張單不等,當我送餐到指定地點後,需要很有耐性地等待屋苑的保安截停、查問、記錄証件、通傳、確認住戶有叫外賣後,才被允許進入大廈。到達目的單位後按門鈴,然後很有禮貌地說外賣送到,麻煩開門。通常要等一分至兩分鐘客人才開門取食物,随後付款。他們一般心裡有數,知道需要付多少錢。最不爽的就是他們按單上的價錢付款,連個零頭的幾毫錢小費都不願給。當時心想,有沒搞錯?大熱天時,冒著三十幾度高溫,汗流浹背地為他送餐,連零頭的幾毫錢小費都捨不得付,當時雖未破口大駡、內心卻不停咒罵他。
經過兩、三次同樣的經歷,心情當然不太好受,再送餐時,遇到屋苑保安問長問短,確實按耐不住煩躁的心情,之前面上的笑容盡失。直到後來,回想起佛陀師父的教誨,要廣結善緣,無論受到如何對待,都要不起瞋恨心,臉帶笑容、語調温和,不急不燥,待人以禮,要令眾生喜悅。想及此,自覺自己修行真的不足,於是,把心態調整一番,繼續以至誠的心態去工作,日後轉介工作給他人時,也預先勸告他們要以平常心,去面對小費的問題和注意與屋苑的保安員充分配合,營造和諧歡樂的工作氣氛。
想起H.H.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法音教導我們要生活佛法化,所謂生活佛法化就是日常生活的一切行持都是以利益眾生為本,而所謂利益眾生就是護持眾生的慧命,引導眾生學佛修行,並促使眾生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開心愉快地邁步前進,達致成功證得道果,脱離六道輪迴的苦海。
因此,為要護持更多眾生的慧命,就必須要能够與人和睦相處,使他人易於親近,易於引導眾生學佛修行。佛陀教導我們要視眾生如父母,皆因眾生可能就是自己前世多生的父母。既然是視眾生如父母,就會心生敬重、包容、關懷、愛護、照顧、忍讓以及寬恕,如此就能慈悲一切眾生,就能與人和睦相處,人人樂於親近,易於利益眾生。我會緊記佛陀的教誨,如法付諸實行。
筆者: 微筆觸道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轉載自:福慧行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5
- 總瀏覽人次:192061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0
- 總瀏覽文章數:1415946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243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