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花之因緣及功德
供花之因緣及功德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生命,是居家最好的裝飾,也是人生最佳的點綴。
佛教與花也有很深的因緣。佛教稱花為“華”,花華不二,獻于佛菩薩前的稱為“獻花(供花)” 在壇場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而散佈壇場四周的稱“散華” 在《華嚴經》《法華經》等經典裡,都有「天女散華」的描寫。
佛經裡有許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開見佛、舌燦蓮花、花果自成、花開蓮現、九品蓮花、百鳥銜花、夢幻空華、鏡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開五葉、蓮華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佛陀一生,從出生、成道到涅槃,都與花有密切的關係。《釋迦如來成道記》裡記載,佛陀誕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她夢見一隻雪白的大象銜著一朵白蓮花,進入宮殿,在她臥榻周圍右繞三匝後,再從她右脇鑽進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產期時,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習俗,回娘家拘利城待產,途中經過藍毘尼園,看到無憂樹上綻開美麗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於是太子就誕生了。
太子誕生時,百花盛開,他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蓮花。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歎、供養,有時候天人也會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來供養。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佛陀。
在《大乘寶要義論》中說:無熱惱大池北面有山名五峰,而彼山上有優曇華林。若佛世尊從兜率天宮降生人間入母胎時,彼優曇華而方含蕊。若佛世尊出母胎時,是華增長有開敷相。若佛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時,彼優曇華開敷茂盛。若佛世尊棄舍壽命及緣行時,是華萎瘁。若佛世尊入涅槃時,是華枝葉及以華果,皆悉凋落。其華分量大若車輪。
這裡以優曇華來比喻佛陀出世的稀有難得,也更說明了佛陀應化世間的生命與花的關係。
根據《佛本行集經》卷三的記載,佛陀前生為一婆羅門弟子,名叫雲童,有一次他參訪至蓮花城,聽說燃燈佛將來此說法。雲童希望能以鮮花供養燃燈佛,但全城的鮮花已被國王收購一空,雲童尋遍全城都找不到一朵花。後來他在井邊遇見一位婢女,雙手捧著瓶子,瓶中藏著七莖優缽羅花,雲童懇切的向她求花,婢女為其至誠感動,答應給他五莖,另留兩莖請雲童代為獻佛,以積自己的功德。不過她提出一個條件,要雲童和她共同發願,兩人生生世世有良好的因緣,雲童求花心切,便答應她的請求。
雲童拿著花趕至城門獻花許願,燃燈佛為他授記無量劫後必可成佛,佛號為釋迦牟尼,而此婢女就是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的王妃耶輸陀羅之前身;此即是“借花獻佛”典故的由來。
在《五燈會元》裡,記述佛陀在靈山會上,拿起梵王所獻的金色波羅花示眾,當時大眾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於是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有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公案,後人也以此作為禪宗傳法的開始。
諸佛菩薩說法時,常有來自四方的妙華供養。如《無量壽經》所言:
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雨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花是佛教最受歡迎的物品;供花象徵著信仰的虔敬,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到香花供佛,能得十種功德:
一者處世如花。
二者身無臭穢。
三者福香戒香,遍諸方所。
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
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
六者身常香潔。
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
八者具大福報。
九者命終生天。
十者速證涅槃。
轉載自:善行素食苑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ROTBhxgcMyNLzvVMq2J9U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914
- 網站圖片總數:17033
- 網站影視總數:1545
- 網站檔案總數:1067
- 今日瀏覽人次:105
- 總瀏覽人次:2133428
- 今日瀏覽文章數:84
- 總瀏覽文章數:1593838
- 今日瀏覽影視數:7
- 總瀏覽影視數:57049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