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是所有佛法中最高無上大法,快捷成就至寶
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渡生行舟、正見依怙
是所有佛教徒成就解脫的根本指南!
法理高妙無比、妙義無窮、了脫至寶
必執行的一種了生脫死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
至高法寶,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金剛亥母轉世所著解脫論著,法義透徹圓滿
在佛陀身邊所見,記實常人所不知的真相
深入調查瞭解,找到鐵證事實
我當馬上施救
憍梵缽提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當他還是小沙彌時,嘲笑一個老比丘吃飯如牛返芻,儘管他當下求懺悔,也只是免了地獄之報。從第二世開始,他就感得牛舌之報,吃飯要像牛一樣反芻,一直延續了500世牛舌之報......
久遠以前,在印度的波羅奈國,有一位墓魄太子,他天生具有無礙的智慧,能夠知曉自己的宿命,以及過去一切善惡苦樂等事,舉國上下都很愛戴這位智慧圓融的太子。然而,在太子十三歲那一年,卻忽然閉口,一句話都不說,如同木頭人一般......
明代年間江蘇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一戶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呂玉,老二呂寶,老三呂珍。呂玉家的兒子叫喜兒,六歲那一年,喜兒跟鄰舍家孩子去看廟會,結果一去不回,呂玉與妻子王氏一連找了數日都不見蹤影。呂玉心情非常鬱悶,告別了王氏,外出做生意,一邊四處打聽探訪喜兒下落。幾年後的一天......
然而白隱禪師是真正的一代高僧,在橫遭誣陷時,甚至受到了人格的侮辱,背負千古罪人、名譽掃地的駡名,不但不辯、不爭、不解,甚至還處處把眾生的安危放在首位;在一片辱駡、羞辱、譴責聲中仍然細心照顧孩子, 始終慈悲為懷,忍辱負重。故事講完了,不知我們深刻反思到了什麼?
過去,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者在閑靜之處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個疑問:「世間上是否有一種香,不論在遇到逆風時、順風時,或是逆順之風時,都可以聞得到香氣呢?」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尊者來到世尊前,恭敬頂禮後,坐在一旁,請問世尊......
賽柳莊重新把王志仁的面相仔細察看以後,帶著很奇怪的口吻說:‘咦!怎麼你的氣色完全改變了?一定是救了幾個人命,積了陰德。現在你髭髯驟長,口角頤豐,金光聚耀于面目鬚眉,不獨多子,且當增壽。’後來王志仁的妻子,果然在十幾年中,連生了十多個兒子,王志仁活到九十六歲的高夀,無疾而終......
忽然間,天空中大放光明,燈光與之相比反而昏暗失色了。這時,有一天人從空而降,來到庭院之中,進而來到無著菩薩面前禮拜。無著菩薩心知必是自己的弟弟回來了,於是笑道......
天剛濛濛亮,目犍連去巡視燈供,發現所有的燈火都滅了,唯獨難陀女供的燈卻燈炷如新,光亮異常。目犍連尊者便要用扇子熄滅這盞燈,可怎麼用力也滅不掉。目犍連尊者覺得奇怪,跑去問佛陀。佛陀說......
在佛陀時代,某日,舍衛國國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聽見自己的左右兩位侍衛官爭論不休。其中一位說: ”我是依靠國王才得以活著”;另一位則說: ”我沒有依靠什麼,完全是隨著自己業力所牽引而活著”,國王聽了這番對話後便沾沾自喜,驕傲地以為是自己的威德服人,準備賞賜那位依靠國王而活著的人。於是......
昔日,釋迦世尊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遊行弘化時,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羅。一日,他從天上飛到祗桓精舍,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後,合掌問佛:「這世間的人都在追求衣服、飲食、七寶、欲樂、官爵、國土,是否有珍寶反過來追逐人們呢?」世尊讚歎辟羅王子:......
修行就是要在人群中磨練身心,就像大興和尚一樣,把自己鍛鍊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般忍辱之心是非常不簡單的。反觀之一般人一點小小的誤會或辱罵,就可以氣得火冒三丈,甚至愁腸百結、憂憤成疾,如此無法逆來順受,如何能通過 佛菩薩級的上覺道師資之考驗,又如何能獲得大法傳承灌頂呢?
這簡單的一句話,使真實體驗到無常變化的梵志立刻有所感悟。從徹底瞭解中,獲得真實的認識,當即深信不疑。梵志的心中被佛智的光明一照,煩惱痛苦的雲霧立刻消散。於是,剃了鬚髮,發願隨佛陀出家,實行解脫煩惱、救度眾生的事業......
其實,煩惱由心生,不想自然無。心中放滿了不快,又怎麼有地方存儲幸福?煩惱,越想越多;痛苦,越想越累。做人,別整日想著自尋煩惱,那些不值得的事,別放在心上......
佛法傳之中國,由於因緣殊勝,朝中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庶人百姓,許多信奉了佛教,尤其漢明帝崇佛輕道,如此一來,就引起了原本盛行的道教抗拒。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嶽諸山的道士們以褚善信、費叔才等為首,上表要求與梵僧一比高下,以道經和佛經一較真偽、高下。漢明帝批准了道士的請求。由此展開了一場中國史上有名的佛、道鬥法......
一天,寺院方丈突然宣佈要從寺中挑選一位有慧根的人接班,小和尚得到消息後念佛誦經更加努力,每晚秉燭夜讀,雞鳴方休。半年過去,小和尚覺得自己的道行不進反退,原來的那顆慧心也變得虛無縹緲。他覺得很奇怪......
說起“妄語”,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常聽說“出家人不打妄語”、“修行人不打妄語”,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認為“不打妄語”是出家人和修行人的事,與普通人無關。然而你真的知道妄語的嚴重後果嗎?釋迦佛陀住世的時代,舍衛國誕生了一個長相奇怪的男嬰......
國境鄰海,海中龍王時常興云作雨,致令水患時聞。 須竭長者為消災祈福,恭請釋迦牟尼佛至國內應供。 龍王雖明知佛陀蒞臨,卻依然故我,大肆發威,水淹國。 慈悲的釋迦牟尼佛,護念眾生性命,齋飯用畢隨即施展神通,將國國民悉數帶往天界的阿耨達池。到達天界後.....
某寺廟,藏有一串佛陀用過的念珠。念珠的供奉之處只有老住持和七個弟子知道。這七個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
我讀了這則公案故事,深受震撼,相形之下,頓覺慚愧至極。月光菩薩為了破除“我所有”的貪戀,發下施捨自身一切所有,包括財物、身體的大誓,而我作為一個修行多年的“老”佛弟子,卻貪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