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做慈善,究竟是要高調還是低調?(在路上)
明星做慈善,究竟是要高調還是低調?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形象說明了造福他人的同時也給行善者帶來了利益,其中的“餘香”是自然而然的產物,並非索取而來。不求回報,一心佈施的慈善值得稱道,這樣的馨香會回味無窮。
做慈善的本質不在於錢多錢少,而在於能否真正幫到需要幫助的人。而施予援手的人,抱著何種心念行善也非常重要。
著名喜劇表演家趙本山紅遍大江南北,鮮為人知的是他為了給家鄉市民解決眼疾問題,投資1000余萬元建成流動眼科醫院,造福一方。香港巨星古天樂做公益很低調,默默為許多貧困山區的孩子出資修建學校,一修就是十幾年。著名歌星韓紅熱心公益,無論是抗震救災還是殘奧會獻唱,她總是身體力行,此外還創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為公益事業盡著自己的心力。演員江一燕也曾身體力行為貧困山區支教了整整五年,給那裡的孩子們送上知識的“甘泉”。他們都是樂於付出,一心做慈善的人。
但不得不說的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些“慈善”卻出於某些目的,這就是“借慈善洗白自己”。中國網也曾對此發文說:任何單純的公益行為都該鼓勵支持,但切莫試圖將此作為挽救自己事業星途的洗白器。
因婚內出軌口碑一落千丈的吳某波曾高調看望西藏貧困山區兒童;因稅務風波人氣大跌的范某冰曾為複出而到西藏扶貧。時間上她跟吳某波就是前後腳,所以網友一度調侃西藏簡直是洗白聖地。
筆者想說的是,真正的慈善只問耕耘,不求回報。慈善的本意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感恩,而是為了讓生活充滿愛與陽光。而帶有功利之心的慈善,發心不真,也讓慈善打了折。
相對于慈善,佛教教義裡,有一個詞更加貼切,那就是佈施(布散施捨之意)。而佈施有三種: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在境界上,又分為有相佈施和無相佈施。有相佈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求果報,執著人我的佈施;這種佈施只能得到有限的人天福報,用完了就沒有了。而無相佈施,就是佈施時沒有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物,佈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就叫無相而施,會獲得最大的功德。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解脫大手印》裡告訴我們要這樣行善業:“身口意實行一切的善業,大善、小善凡是善業我都要做……”
而行善後則應做到行善不執著:“不要把對施給某眾生的利益記在意識中,不要記我已做了什麼好事,做了多少件好事,利益了多少位眾生……”
南無羌佛用“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淺”的法語,告訴我們要做無相佈施。我們要把行善作為一種自然的行為,就像我們吃飯穿衣一樣,做了就做了,當下就忘了。而不是執著計較做了什麼,是大是小,做了多少?更不能以此作為誇耀的資本。這樣就上升到無相佈施。當我們做到了天然本質就是一個善人,一個大好人,相信修行也會提升到一定的層次,也自然步入了菩提正道。
總而言之,做慈善不管高調還是低調,發心純正最重要!
撰稿:在路上
編輯:悅色
轉載自:佛教新視野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zzS0GaYQwgJMegGGUPueC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