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連尊者的孝親典故,除了盂蘭盆節,你還知道哪些?(行雲流水)
目犍連尊者的孝親典故,除了盂蘭盆節,你還知道哪些?
有一個有名的典故,那就是七月十五被稱為「佛喜日」或「了生日」,是佛陀最歡喜的日子,也象徵眾生得解脫的日子。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法音《七月十五是佛喜日和了生日》記載(詳細而正確的內容,請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法音《七月十五是佛喜日和了生日》):
目犍連神通第一,能觀察過去未來。他發現母親死後墮入地獄,因饑渴而受苦,即使送食物也因業力而化為火焰,無法進食,痛苦萬分。目犍連悲痛之下,向釋迦佛陀請示。
釋迦佛陀與目犍連說法:單憑個人神通不能消除宿業,必須一心不亂、滅盡一切雜念、發無上菩提之心,並以最大的心供養所有的出家人,讓他們幫你共同修法,用共力的力量來救度母親。
目犍連依教奉行,僧眾的共力加上他的虔誠,最終感得南無多杰羌佛的指導與加持,使其母親與其他關押在一起地獄的眾生同時出離了地獄。由此釋迦佛陀非常的高興,所以稱為佛喜日。
因這個因緣,七月十五遂成為供僧日、佛歡喜日,象徵孝道與普度,後世演變為盂蘭盆法會的根源。
有關目犍連尊者救母的事蹟,佛經裡有諸多的記載。
公案一: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出世,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時目犍連尊者為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她的母親輕視三寶,修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婆羅門女救母心切,賣掉家宅財產,於佛塔寺大興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至誠恭敬,一心稱念佛號。最終其母承婆羅門女所做功德,得以離地獄而生為天人。
公案二: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那時目犍連尊者為孝女,名曰光目,她的母親生前好食啖魚鱉,所食魚鱉不計其數,犯下諸多罪業,死後墮在地獄中受大苦。光目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象,虔誠供養,最終救母親離地獄之苦。
目犍連尊者廣行孝道、慈悲救母的事蹟感人至深,尊者為我們世人做出了榜樣。當父母尚健在之時,作為子女要誠心盡孝,對父母除衣食供養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父母學佛,明信因果,積善離惡,切莫愚孝。很多佛弟子因為父母年事已高或者善根不足,便以此為藉口放棄引導父母學佛入正見,甚至以為自己能在物質方面滿足父母就算報答父母恩了,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指出:“認子女不善導父母入正見為錯誤知見。”就是說,作為子女遇到父母不學佛,乾脆就不管了,放之任從,這是錯誤的。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引導學佛,卻總說要發菩提心,那麼引導他人學佛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父母為了生養我們而辛苦勞累,無明之中曾造下了多少罪業!無常很快就到了,閻王不會因為我們是佛弟子就會對父母手下留情,那時父母只能隨自己的因果而轉輪回了!
如今有很多人抱著虔誠孝敬的心態,經常會去寺廟作供養,祈請出家人幫助超度親屬祖先。
不可否認這些人是行孝報恩的善行,但我們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那些超度的法師是否是聖者?是否具有超度的證量?要知道,末法時期真正有超度能力的聖者少之又少,世人不可不慎!有幸的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降世娑婆,把如來正法傳到娑婆,諸多座下的弟子獲得大成就而轉凡成聖。祈請有聖證量、有慈悲心的真正聖德超度,才是有真正意義的。
更重要的是,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引導父母學習純淨無偏的佛法,讓父母和我們一起離苦得樂呢。趁父母還健在,趕快行動起來吧,引導自己的父母學習如來正法,這才是大孝,才是對父母養育之恩最好的報答啊!
撰文:行雲流水
編輯:安然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EEG1EL4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918
- 網站圖片總數:17045
- 網站影視總數:1545
- 網站檔案總數:1067
- 今日瀏覽人次:57
- 總瀏覽人次:2136650
- 今日瀏覽文章數:52
- 總瀏覽文章數:1596611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57189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