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智慧分享(第一卷)----修行隨筆[王智惠]
修行隨筆
在數個月前的嘉義共修時,您不時的耳提面命提醒我們要寫下自己的修行心得與人分享,我也答應師父您了,對於此事弟子一直放在心上,但卻遲遲不知該如何下筆,再加上弟子口才差及文筆不好,導致遲遲沒有完成自己的承諾,但我是真的有些心裡話想跟您報告的。另一方面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法音中也曾提到,對於不違犯128條《邪惡見與錯誤知見》且真正具證量的師父與仁波且和法師等若有不忠、隱瞞、說假話、疑心、發的願未完成等,將終身不得受用,也不可能成就,這是鐵定原則弟子謹記在心。
每天早上在上班的途中,總是會先觀想 佛陀師爺、諸佛菩薩和師父,而後就開始持誦佛號,快要到公司時,便將此功德回向給我多生累劫的冤親債主,完畢後才開始我一天的工作。每天不管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找時間聞法,哪怕是十分鐘或二十分鐘也好。其實恭聞 佛陀師爺的法音已成為一種習慣,而這段時間也是我一天中最法喜的時候。師父常在共修時不斷的提醒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發大悲菩提心行,利益一切眾生。」這句話不是口號也不是口頭禪,而是要實實在在的付諸實踐,但在入於正修之前就必須靠恭聞 佛陀師爺的法音來建立正知正見,依教奉行,真的要每天檢視自己,觀心念,正行為。
前陣子我夢見了已過世的父親,在夢中我和父親說:「爸,你放心,我會每天做好多的功課回向給您。」之後父親就在夢中消失了,憶起夢中情境時,淚水已在眼眶裡打轉。還記得父親往生時,我非常的自責與無奈,想想都是我不好,修行不夠精進,才會在父親往生時一點忙也幫不上。當下我發誓今生一定要成就解脫利益我的父親,及多生累劫的父母、親人、子女和有緣眾生,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再讓他們受苦。想起父親過世的那段日子,才讓我真正領略所謂的「人生無常」,難道我們人就該這樣為了事業家庭奔走,庸庸碌碌過一生後,進了火葬場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樣子?什麼都沒了,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想起過往自己一天到晚為了「名利興衰、福樂增損、瞋怨氣恨、謀謗奪害、病苦別亡」這《凡情二十法》打滾,為何不會爭取今生要了生脫死呢?想想真的好可悲。
從那之後,我沒有忘記我的誓言,每天向 諸佛菩薩報告提醒自己,今生一定要成就解脫利益一切眾生。雖然弟子目前修行還很差,但每天還是不斷的提醒自己檢視自己。弟子真心的想要學佛修行,雖然還做不好,但我一直努力改變自己,但在此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以往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憶起我剛嫁給我同修之時,由於公公本身是位極傳統的人,對於我這個「外省人」媳婦極不喜歡,甚至不希望我嫁入家門,那時候每每要與公公接觸時,都會因害怕而發抖,壓根就沒考慮過「和樂相處」這碼事。那時的我無法將公公當做自己的父親一般看待,只告訴自己要把自己本分做好即可,為了家庭孩子,只能走一步是一步。隨著有心修行改變後,漸漸能把公公視為自己的父親,雖然面對他時還是有壓力,但現在公公已不是以前的他,他也漸漸會為我著想。出門時會囑咐我要小心開車,有好東西捨不得用也會想到我,這些是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而現在卻都看得到、摸得到。
但回觀修行這條路有快樂也有險阻,數年前弟子依止在Nuori仁波且下修行,因沒有足夠的正確知見,做出了一些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事,買房子、借錢和辭去工作,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走在菩提大道上,誰知道夢醒了以後,留下來的是一件件無法承擔的責任與債務。若不是後來師父您前來輔導,大開方便之門密集傳法,讓我們有信心去面對這樣撲天蓋地的壓力,真不知道事情會走至何許田地?在這短短的日子裡,我已卸下大半的負擔,想想一年多前無助又沒工作的我,再看看現今的自己,我想只有「佛法是真實不虛」這句話才能解釋。
每每憶起那段回憶總會令我打起寒顫,但同時也會想起師父您是如何幫助我們走下去的。身為您的弟子實在是做得很不稱職,尤其您上禮拜五(六月二十四日)傳法那天,因不明的因素導致欲傳法前學會所屬的三、四樓跳電,承蒙 諸佛菩薩和護法聖神的加持,終於在即將屆滿預定時辰之前排除問題,讓傳法能及時開始。傳法完後您把所有的供養加持予我們,但對於經過那段不堪回首往事的我們來說,正法是無價的!正當我們大家自動的將供養金恭敬的再放置在供桌上時,那時不知為何您要叫住我們大家?當我們坐下時,您即潸然淚下,對我們說:「師父能體會你們的苦,很抱歉師父沒辦法幫你們,你們要修行才能幫你們自己。師父將你們的供養加持給你們是不希望給大家帶來任何負擔,你們要好好修行,今生要成就解脫利益眾生,不然你們就對不起師父。」這幾句話您斷斷續續的說了好久,當時的我十分心疼師父,也覺得自己有愧於您。今生弟子要努力朝成就解脫邁進,以報答師父的恩情,並依從師父的身教和言教。同時也感恩 諸佛菩薩慈悲讓弟子有健康的身體,今生如此幸運能遇如來正法。
慚愧佛弟子 王智惠 拙筆
2011.06.27
2011.06.27
本文摘錄自:智慧分享(第一卷)第122-125頁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網站文章總數:6803
- 網站圖片總數:16685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9
- 總瀏覽人次:191009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2
- 總瀏覽文章數:1406779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934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