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苦,走進無常(水泥)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走進苦,走進無常(水泥)

走進苦,走進無常

 
心是一塊田,一切的善業種子、菩提種子都要在這裡播撒,發芽,生長。
但心若是板結的硬土,種子種不下去,即便種下也極易腐爛,
善業流於表面,修行豈不枉然?
──拉珍聖德
 
  聖誕節,我們在大眾安養院……
  學佛的師兄師姐覺得學佛沒有落實於生活是一種空洞的修行,我們相約一起走出佛堂。母親也來了。
  我們必須善業築壁,才能使黑業遠離。但是善業的種子要萌芽,要生長,就要有一顆柔軟的心,這樣才能容納,才能接受。反之,一顆硬邦邦的心,就如同田裡全是板結的硬土,這樣善業的種子難播,縱使種了,淺根使然,也長不好。
  學佛重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的心應該無分對象,視六道眾生為親人。但我們與親人相近相親,對親人的苦樂之受,相對也敏感許多。至於說到苦與樂,人生固然有很多樂事可尋,但細究下來,終究苦多樂少。而再怎麼快意的樂受,終究也要無常。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又是無常。
  死生亦大矣!
  外婆在去年離世,這使我份外感觸。一方面,她是童年相伴的一個重要回憶;一方面自己年歲漸長,親人一個個走了,頓時無常感強盛,人世間的種種留戀,就如同夢一般,終有夢醒的時刻。
  外婆患的是輕微失智癥狀。自從她一跌,臥病在床後,便再也沒起來過。母親、舅舅費了不少心思在食物及醫藥上,所費不貲,應是減輕了她很多痛苦,但她仍然一天天瘦了。
  九十多歲的人了,意識時有時無的。意識清醒的時候,還能跟我們這些兒孫聊上幾句昔日艱困的歲月,大概是人生遇上這樣的磨練,所以身子一度維持很硬朗。但隨著意識終究慢慢的淡化、模糊,吃進去的少了,逐漸地沒了肉的皮,緊緊地粘在骨頭上,只剩下一層乾朽。
  成住壞,滅,終究是必來的結果!
  床褥儘量維持乾爽,空氣清淨機幾乎廿四小時不歇,每天固定的換洗、翻身、表現在母親臉上是吃力的神情,但動作一直很仔細輕柔。外婆臉色有些漠然,眼神空洞而失焦地望著前方。每天例行的工作重覆著,不這麼做,褥瘡很快會找上她。但即使如此,褥榻在人不經意時,還是間歇地傳來一陣味道,刺人口鼻。
  外婆的能力很強,據她自己的說法:吾少也賤;年輕時插秧、農稼、造紙……什麼雜事、農事都得做,所幸諸事一學上手,效率極高。她嫁來的時候,是後母,扣掉外公前面生的兩個子女以外,自己倒也爭氣,一口氣,七個子女。熬、熬、熬,幾十個年頭過去了,孩子大了,各自嫁娶,人生倒也無憂。
  一朝春盡紅顏老,病了,垂死之身,能幹的身影退去,一向不願麻煩的人,變成很麻煩的人,這點很考驗她的幾個子女。
 
板結的土地長不出好苗,不被淚水浸泡的心,養不出菩提的莊稼。
生硬粗糙的心靈,無視疾苦辛酸的心靈,永遠走不進佛菩薩的隊伍,
因為宇宙中所有的佛菩薩,都是由大悲之心凝聚而成。
──拉珍聖德
 
  母親沒有很深厚的佛學素養,不善言辭,卻是照顧外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她一口一口撮餵著外婆,不急不徐地吹去飯菜的熱氣,靜靜拭去外婆嘴上流下的湯汁。看著這些動作,我總覺得她把溫厚與慈悲落實地很好。學佛修行,言語之於她,其實沒那麼重要,眾多的心地法門、佛學理論,對她來說是無感。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遷意行持」才是關鍵。照護外婆,正是她一點一滴以行持轉換自己心靈的樞紐。
  外婆有時對自己的久病感到憤怒與懊悔,她有些想尋求死亡的感覺,可是她無能為力。病老死,是因果使然,我們面對它時,卻始終是一個無助者。而無常的威脅,時時都在。
  外婆走了,滅是必然……
  這次,我和母親在安養院幫長者精油按摩。放眼一望,院內十來位需要照護的長者,一半以上都坐著輪椅,而這一半以上的人,又有極大比例的人,身上都插著鼻管。健康、平安這些概念,離這些人好遠好遠。
  簡單的問候完,大伙一同為他們按摩,母親在一個女性長者跟前溫溫柔柔地撫慰,如同過去照顧外婆一樣,對她來說,這個長者是另一個母親吧。
 
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從心裡自然拿出來的,是調和,是撫慰,是關懷,
是真心,是平和,是尊重,是喜悅,是慚愧,是感激,是放低自己,是不執著,
是自然而然的捨棄,是自然的善,是自然的慈,是自然的悲心,是真實的菩提
──拉珍聖德。
 
  落下幾滴精油,我開始揉捏眼前插著鼻管,一手蜷曲,衣衫老舊,翻出陣陣味道的這位長者,很多念頭剎那間掠過腦海。走出了佛堂,苦就紮紮實實地落在我們眼前,學佛人對苦豈能視若無睹?何況這些苦是如此的真實,這不是一句簡單的佛號可以解決的。唯有從心裡掏出真真正正的菩提心,真正展現慈悲喜捨,低下頭去,與苦同行,才是真本事,硬道理!
  學佛修行,得從學佛的思想、言語、行為入手,觀音菩薩有多慈悲,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也要有多慈悲,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修行,但說來簡單,實行起來,真是大事。
  鐘就在牆面上,錶就在手上,張望的過程暴露了行善是一種虛應。我希望自己能柔軟而發自內心地面對他的老病;我希望自己不要空洞發願,而是實際做到撫慰、關懷、真心、和平、尊重;我希望這一刻的我能夠是放低著自己,純乎一心的發出菩提之心;我希望自己心田上的土不再板滯僵硬;我希望自己做這些事的背後一無所求,無貪……
  離開了安養院。做為一個行人,坐在榻上用功,閉目修心;進入寺廟誦經拜讖,禮敬菩薩;讀經識理,深入經藏,這些都是學佛過程中很重要的功課。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還響在耳裡。生活裡,觸境牽心,無常處處,一味榻上用功、誦經識理,較諸真正在日常萬用之中落實佛陀教誡,是否後者更是要緊?
  我想到H.H.第三世多杰羌佛為眾生代擔罪業,短短三個月,體力大減,現衰竭老相,徹底體現頂聖《解脫大手印》中:「眾生的造業罪過由我承擔,我種的善業功德全給你們」的宏願。而一向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看到眾生的苦難,視眾生苦如錐其心,為了救渡這些苦難眾生,祂亦不惜把自己化身為千萬億。大悲至勇,徹底地破碎自己,走進無量無盡的悲苦中,奉獻於這些淪落在業海的眾生身上,才是至全至圓。但是大悲菩提談何容易呀?〈普門品〉說「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若非觀世音菩薩於百千萬劫中千錘百鍊,如何得之?
    菩提心是什麼?H.H.第三世多杰羌佛於無上解脫法《什麼是修行》中說的清楚透徹,次第宛然,我輩只有躬行自省:
 
發菩提心,首先必須要有無常觀,對自我與眾生輪迴之無常流轉痛苦,生起覺觀無常境心,即發出離願,由是則建立出離心,我出離,眾生六道父母也出離,輪迴苦海難熬痛不欲生,為是願觀而生強烈恐懼所逼,時時欲求當下解脫,但明了其菩薩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脫死,於是自我願作因地菩薩,欲求快速自覺覺他,則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發。菩提心所發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義云:「大悲之水澆灌菩提籽發,則樹茂果豐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
 
無常流轉的痛苦,不會只有我此時所面對的安養院眾生才有,我亦凡夫,終將步入如是的下場。但是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學佛》一書中,一幀對比佛像多麼令人驚駭呀!這不正是圓滿解脫的保證嗎?學佛修行的我們還遲疑些什麼?偉大的佛陀都已經發出了肺腑之言,告訴我們:
 
遠離封建迷信、怪力亂神、邪師騙子、附佛外道、邪教、邪書。要嚴持佛教戒律,大悲為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捨己利他,忍辱愧行,自淨其意,面對眾生不分殘缺病康,一律平等視為親人,要知萬法皆因果,善因得善報,善報結善果,善果獲正法,依法圓福慧,步入成就境,脫離眾生苦,了脫生死輪,圓滿成佛道!
 
今日,我們在此安養院中看到的眾生正是一面鏡子,足以警之!
 
佛弟子:水泥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9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8  
  • 總瀏覽人次:1918664  
  • 今日瀏覽文章數:53  
  • 總瀏覽文章數:14142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