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分享學佛歷程(建華)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分享學佛歷程(建華)

分享學佛歷程

 
每隔一陣子,都會看到新進人員願意瞭解踏入甚至開始    依照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來學佛修行,會替他們感到高興。每當有人問起怎麼會來學佛……,這時候就會回想到,自己從剛開始接觸、了解佛教、一路到現在的過程。
 
首先要感恩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諸佛菩薩的保佑,讓自己一路上沒有走偏走歪,到現在還能在這法脈中學習成長。當然在這學習的過程中,有進有退,就如有一盤法音《在修行橋的中界線上選擇》的內容一樣,其實在進退過程中,都是自己的判斷、選擇、取捨。 嚴格來說,都只跟自己有關,跟其他人毫無關係的。一開始會這麼想,那是誰誰誰他怎樣,或是那時的環境氣氛如何如何……,難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不順遂、不如意,與家人、朋友……等等的相處都不會影響到嗎?跟其他人沒關係嗎?到目前的經驗,有時還是會這麼想,還是會被他人跟環境影響的。為什麼呢?因為還有「我」在,是因為跟自己在意的「點」有關。
「點」是什麼?就是觀念。有好的觀念,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有了行為準則可以依循,不容易走偏,犯錯。就像開車,或是打電動一樣,很多需要注意的關鍵,依照著規範和準則去做,很多事都會很輕鬆地安全完成。那觀念從何而來呢?一般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外乎長輩和家長的教導、學校的教育、朋友的薰陶,再經過自己的吸收、喜好、判斷、選擇取捨後而來的。那在學習佛教方面呢?現在的我們非常幸運,有  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可以恭聞,有帕母的《六論》可以恭讀,在公告中、在師兄師姐分享中的文章中,還有許許多多活生生好的及不好的例子,在你我之間可以參考。學習和見證到的,經歷過的這些經驗,會讓觀念更加正確,在行持的路上更加的穩踏,不易有偏失,如此便知道什麼是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正因為正知正見的觀念建立起來了,讓我們在這路上比起一般人更穩,更快,更順,更幸福,前提是要自己心甘情願依照的做。
 
初遇到佛教之時,常常會看到海報,報章雜誌,電視台等等說哪位法師不錯,哪位法師講得好,就會找相關的書籍來看,找錄音帶來聽。對當時的自己來說,覺得好像真的不錯,但是有時好像又會覺得有點說不上來怪怪的,但時間久了也就忘了,就變成似是而非了。但是在開始在恭讀《六論》中的《子必依論》、《入法門論》,還有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之後,不用多,時間也不用長,正知正見的觀念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此時再回頭去翻閱以前所接觸的那些書籍,就會發現真的是有差距,而且差距非常大,也就知道真正完整圓融的就在這裡了。從此之後,就會專心在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六論》和經典論著上了,其他人的就不會想再接觸了。
 
有時會聽到有人說:「喔法音、六論,我有聽過,已經看過了……然後……。」自己的經驗,這不是次數問題,而是能了解、懂得了多少,吸收了多少,並且能自然而然地不矯作的行持出來,不是刻意勉強的。就好像買需要自己DIY的家具,剛開始的時候還看不太懂說明書,看了一遍兩遍後邊摸邊上手,經過多次的經驗後,就會熟能生巧,一下就會組裝,下次再遇到時,就不會是問題了。把時間拉長來看,同樣的法音,經典,不同時間所領受到的也會不同,因為跟自己所經歷經驗的人事物也會有關係,所以要常複習,溫故而知新。但我們花在這上面有多少時間呢?不要說每天,就算是每周好了,在一百六十八個小時中,花在法音、經典、功課的時間比例有多少?一天上班下來,下班後還要吃吃喝喝玩樂一下,回到家後東摸西摸,假日放假休息,想了一下,還真的不多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怎麼收穫,就要先怎麼栽種,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再不加把勁,努力一番,自己還是不容易跳不出這個圈圈。學佛修行可以當作一個事業來看,一個自己給自己的事業,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多少事在上面,是可以被檢驗出來。簡單表面的例子像《百字明咒》、大禮拜等四加行,十萬遍依法圓滿了嗎?慚愧慚愧,還沒圓滿呢。
想到尚未來到菩提會時,以前的共修都是在周六,周末喔,愛玩的我也常常會翹課沒參加。一陣子下來會發現,去玩耍、看電影、在家休息,別人在學習成長,而自己則把時間浪費掉了,毫無成長幫助。這時想到一位朋友,在周末參加完共修的半夜,已經接過好幾次他的電話去警局去保他酒駕出來。還好那時都有參加共修,不然我應該也會接受他的邀約,可能也會在他的車上吧。其實共修要去不去,也不會有人要求和來約束你,因為共修不是學校,公司,或是花錢上課的地方。去不去參加其實是自己對自己的交代和要求。感恩師父提供地方給我們共修,同時有機會貢獻自己綿薄的心力,來服務回向給有需要的人和大眾,利人利己同時培養菩提心行。
 
寫到這裡想到一件事,第四十號公告《禪修大法》,每天花了多久時間在上面呢?有實踐,有付出,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希望大家能每天早上起床就來禪坐,可能大家會想:「睡覺時間都不夠了,起來還要弄東弄西哪有時間……。」,試試看,給自己一個機會,把時間再重新安排分配一下,你會發現真的不一樣。像我自己,要上班出門前坐個十分、十五分看時間狀況,一整天下來,可以察覺到自己的念頭起伏,如何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像同事間工作上的配合,工作進度的落後跳票……等等,都可以清楚感受到自己情緒的起伏變化,至於如何去處理自己的念頭、情緒,如何去應對那就是看自己了。曾遇到一位朋友,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她遭遇一些事後,自己開始找資料開始接觸靜坐,持續下來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下來,她是越坐越歡喜,也越坐越久。時間短還不愛,為什麼呢?因為前半小時,妄念如雪花般紛飛、亂飄、亂飛,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慢慢的沉澱下來,就可以靜下來,漸入滋味之中。現在她不管怎樣,一天一定會坐一個半小時。在坐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定力來自修行,來於戒律,如果失去了日常的修行,就不會有定力可言了。當然上坐時也要專心,專心在坐,不要想等等還要去哪,還有什麼事沒做要做……等等。坐一陣子下來,初淺的說會發現心會比較靜也會比較穩了,也會慢慢發現很多看事物的視野,角度也會跟以前不一樣了。
 
抄一段我喜歡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有一切的處事接物,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為等,乃至世間上的起心動念,所有相對事物及意識,都是對自己的行為洗刷。以世間事的一切來磨練自己的修養,更正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來應照世間上的諸法,一步一腳印走下去好好修行。時光歲月是不等人的,趁自己還看得下、走得動,還算健康的時候多努力。學佛修行還是需要體力的,很多事情是要去實行、付出才會有結果,就像有一句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把所感受、所認知、所了解的,轉化成實際的行動才會有助益與幫助的。Stay foolish,stay hungry…,像海綿一樣,努力吸收;像海洋一樣,海納百川;像愚公一樣,達成目標!
 
佛弟子  建華 合十
2017/8/24
 
轉載自:如法修行 快樂學佛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45  
  • 總瀏覽人次:1913846  
  • 今日瀏覽文章數:41  
  • 總瀏覽文章數:1409945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