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與弘一大師的人生終點為何天地迥別?(籬菊半開)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屈原與弘一大師的人生終點為何天地迥別?(籬菊半開)

屈原與弘一大師的人生終點為何天地迥別?

屈原與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文化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兩個巨匠,也是千古文人中思想境界超拔的兩顆璀璨星辰。孤高激昂的才情,成就了他們的文化藝術地位;深切的愛國愛民情懷和始終堅持正義的精神,鑄就了他們非凡的人格和高尚的靈魂。然而,兩人的人生終點卻天地迥別,令人慨歎!

屈原,一生情系楚國,憂國憂民,幾次流放皆不肯背楚而去,面對楚國的衰敗,寧可懷石投江來結束自己滿腔的哀痛,也不肯同流合污,苟活於世。他一生高潔卻遺傷千古!

如果當時佛法已經傳到中國,不知道偉大的詩人屈原是否還會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和抱負?他是否會多一份了達與超然,勘破世事無常,跳出無謂掙扎?或者化滿腔熱血為大悲菩提,以一種積極而又不悲不怨的態度投入到對自我與國人的救度中,而不是投入江水,千古流傷呢?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古代文人,如屈原一樣,空有一腔報國志,卻鬱鬱而終者不知凡幾。杜甫、李白、李賀、陸游、辛棄疾等等,無論他們在歷史上怎樣耀眼,怎樣流芳千古,都沒能跳出文人的捆縛。“學得文武藝,售與帝王家”是他們畢生所求。

他們所有安邦定國、濟世救民的抱負還是以“求取功名”為人生座標,一生都耗在仕途的掙扎和宦海的浮沉裡。他們所有遠大的抱負都在世事的遷變、無常與不遂意中夭折,且自身也在愁似春水的失意煩惱中不能自拔。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道出了多少蒼涼!

而少年即能寫出“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的弘一大師卻以其對人生的獨具洞察力,走出了文人鬱鬱不志的蒼涼,他將憂國憂民的情懷毫無滯礙地貫徹始終。

弘一大師說過:“無論如何,在我看來,佛教為世人提供了一條醫治生命無常這一人生根本痛苦的道路,這使我覺得沒有比佛法修行更為積極和更有意義的人生之路。”

1918年春天的一個清晨,薄霧西湖裡,兩舟相向。弘一法師出家前的妻子問:“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弘一大師說出一句濃縮的心語:“真正的愛,就是慈悲。”。在大師的靈魂深處從來都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曾經的摯愛,而是——國民安樂,普渡眾生。

弘一大師出家前,與那些愛國文人一樣,報效祖國,為民效力。他選擇了執筆為教的事業。然而殘酷的現實,讓大師發現自己同歷史上太多的文人一樣,陷入了無力改變現狀,無力改變社會腐敗的痛苦中。所幸的是,大師沒有像多數文人一樣頹廢自棄不能自拔。孤高的靈魂在動盪的暗世裡依然沒有放棄求索,直至際遇佛法因緣,毅然決然出家。出家後的大師不似那種深山索居的出世高人,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始終貫徹自己愛國的抱負和予眾于樂,拔眾之苦的行持中。

1937年,日本飛機瘋狂轟炸廈門,大師即于牆壁寫下“殉教”二字。不畏生死,始終堅持開堂講課,還親手書寫了“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的中堂,並號召僧眾:“我們佛教徒屬國民一分子,愛國之心不當後人……”在大師的影響下,佛教徒成立了戰時救護隊,救治傷病員,掩埋死難者,大還把寺院變成收容所,安置災民,並盡己所能供給災民。

大師畢生修持,嚴謹自律,以身垂范,心地明淨,終於在無私利他,救拔眾生的過程中圓成了正果,於臨終前三天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大字。圓寂後,法體燒取捨利子一千八百多顆,舍利塊六百顆,大師為自己的人生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回望弘一大師的一生,我們無法否認是佛法造就了一個文人的典範,成就了一個不朽的傳奇。相比弘一大師的圓滿,筆者更加哀痛屈原的遭遇。同處亂世,同樣才情,同樣孤高,同樣愛國愛民,結局卻迥別殊異!哀屈原之未遇佛法,不識世事無常,萬法皆因緣之真諦,不識人身難得,面對世事滄桑而逃避輕生!

這就是兩位文化巨匠之人生終點迥異的根本原因所在。

佛法揭示了宇宙人生與萬事萬物的真理。願佛光普照,屈原的悲劇不再發生;願所有文人都能遠離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奈與沉淪,像弘一大師一樣,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以佛法武裝自己,自救救他。

撰稿:籬菊半開

編輯:上福地

轉載自:學佛新視野 微博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0139827167712#_0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9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8  
  • 總瀏覽人次:1918664  
  • 今日瀏覽文章數:53  
  • 總瀏覽文章數:1414217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