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雲迪嫖娼事件的隨想(一滴水)
對李雲迪嫖娼事件的隨想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李雲迪嫖娼事件,很多人都替他惋惜。
李雲迪年少成名,在國內外鋼琴界可算是難得一見的天才。 18歲即獲得第十四界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他小時候,在刻苦地學習鋼琴下才有了如今成就,還被作為榜樣寫進了初中的教科書。
李雲迪熱心慈善事業,公眾形象一向良好,才華橫溢,風度翩翩。他本應是公眾體現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時代偶像,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反而給社會帶來極其惡劣的不良影響,無不讓人感歎唏噓。
而發生明星欺騙未成年、誘騙年輕女性的事情又何止李雲迪個案。為什麼這類事件會頻有發生呢?
究其根源,是眾生多生累劫之因果業力,具足貪嗔癡而隨業流轉,欲望貪婪所噬而迷失自我,平時疏忽了在道德涵養方面的培養,最終造成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境地。
常言道“萬惡淫為首”,在各種道德敗壞的行為之中,邪淫為之最。 “不邪淫”也是佛教根本戒律“五戒”之一。
什麼是“邪淫”呢?是指與已有配偶之有夫之婦或有婦之夫行淫,或與血親行淫,以及在非時、非處、非道處行淫皆屬邪淫。所以自我人格德品,必須以斷惡修善為正道,成為一個善根深厚、德行兼備的人,功德圓滿自然福報無量。當今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教誨世人有戒則身不犯,有定則心不亂,然若有慧,則能審觀斷三毒。反之則必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眾人鄙視,受良心的譴責、法律的制裁之悲慘結局。
那我們又該如何做人,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有道德的人呢?
從傳統文化的道德倫理而言,我們身處在這個大環境中,並非個體,而是一個包含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界和人與一切動植物生命的共存體,所以人的行為規範,必須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社會倫理道德、國情法則作為準則來規範自我。而“德”不是用來說的,是需要自我實際的去行、去守。“行”即循正道而行。友愛、仁慈、正直、誠實、孝順等等,“守”就是守住道德的底線,不做犯法違規、喪失道德、傷風敗俗的事情。這道德的“守”與“行”是我們本有的責任和具備的秉性。守住這份責任,履行好這份責任,對得起的是自己,是社會和國家。象李雲迪這樣,沒有守住道德的底線,讓他自己從小刻苦建立起來的好形象,轟然倒塌,人生從此自巔峰跌落塵埃,被人鄙視。再回首,不知他有多少的悔恨和失落?不知他從這件事中能否清醒過來重新開始?
當然,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群魔亂舞的末法時代,有太多的人面對那些違背良知、喪失倫理道德的醜陋行為,不但不會深感羞恥,反而沾沾自喜,樂此不疲,這是眾生的無明所至,也是悲哀的所在。所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就變得尤為重要和勢在必行。
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告訴我們:“人分劣美之存,動物亦然,何堪美上也,時有動物勝或之麗,它所具之毛色變異,斑豔秀或,臨空而至,赴水而遊,而人之二者不居其一也,或之伉麗若超諸物,唯在才德之和方可取之。” 意思是說,我們人要真正做到美于諸物,超於它們的,唯一的就是我們的才華和道德,兩者方面和合起來就是最美,這是心靈和物質之共和之美,是任何動物所不能相比的,如果不做到這一點,人就比動物還不如。因此才華道德的修養是至為重要的,是為美上之精要。
人,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崇高思想、品德高尚、善良有道德的人,也可能成為一個道德敗壞、無惡不作的罪業之人。要想對得起自己,要想真正為自己好,那麼,請千萬要明信”因果”二字,因為因果是科學、因果是宇宙真諦。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是宇宙的法則,無論如何精明的人,都逃不脫因果的法網,善惡必報,絲毫不爽,無一可倖免。
所以,人們要靜下心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善惡皆有報?宇宙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只有真正地明信了“因果“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人們才會自覺地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會對社會、對家庭、對自我有一種新的認識,才會在餘生中堅守道理底線,以善念服務社會和大眾。
人生苦短,餘年未蔔。要想讓自己的生命更具有意義,那麼,請步入佛門瞭解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吧!猶如開車上路,只有徹底瞭解了前方的路況後,車才不至於跌落深淵。
撰文:一滴水
編輯:語默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GNLMP6KK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