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智慧分享(第一卷)----信仰[黃耀賢]
信仰
從少不經事開始就跟祖母一起隨進香團到處參拜,大概凡是嘉雲南大小知名廟宇都是每年數次造訪,心裡哪知為何稱寺?什麼叫廟?反正都是燒香拜拜祈求平安,求財求福求壽!可是一路舟車勞頓,那時的客運沒有冷氣,一整車的老小在夏天像是烤鹹魚一般,各個汗流浹背!更慘的是疊在卡車上,跌跌撞撞,天昏地暗,暈頭轉向的,每次祖母要我陪她去,心裡很是無奈!誰叫我跟她是一國的,又是她的小跟班!

家父在我北上求學時往生,家人怕影響我畢業考而未能見最後一面,祖母往生接獲通知時我在德國,家母往生我在台北趕回去也來不及了!我很感嘆為何老天連我至親的最後我都無緣隨侍於側,這太不公平了吧!尤其是在母親往生時讓我最為不捨跟痛苦,心裡一直覺得這人生真是太無常了,子欲養而親何在?一再想這「人」到底為何而生呢?為何這人世間總是這樣生離死別,永遠脫離不了生老病死嗎?就在我心裡悲痛跟疑惑時,經朋友介紹到花蓮走了一趟,在佛前我感受到莫大無比的安詳,一個大男人足足哭了2天,只要恭聞佛號經文就不能自已,有人說這是我跟佛有緣,我不知道!我只想尋找一個讓我心靈可以安住的地方。
可是 佛陀好像又離我好遠,祂總是慈祥的看著我,卻無法解我心理的困惑,經文又是艱深難懂,上師更是一面難求!心存善念,行善布施是重要的,但是該如何修行呢?如果一切太講求形而外的東西,而忽略了一些內在的修為,我覺得這是捨本逐末的。如果一個人根本觀念不正確,以為藉由行善布施求功德,這也未免太假了!話說有一位朋友家有喪事,想拜託某團體助唸,打電話去詢問,結果對方問他是不是會員,因為他們主要是幫助會員助唸的,這件事讓我很灰心,難道 佛陀教眾生救眾生之前也會問他是不是會員嗎?那些國際救助的對象是會員嗎?這些事說明一個信念跟教化的堅持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若知,祂應會無言!反觀在家母持喪期間有素不相識的佛教團體前來詢問,要來助唸結緣,使人備感溫暖,這才是 佛陀的大愛呀!由此可知佛教團體不是求大,而是每個成員都要有正念有修為!
反正台灣人一向佛道不分,也跟朋友去指南宮求心靈慰藉,要拜斗點燈求爐主,完全商業行為依價論排位,連祭祀先後也是依大小的,看到這些眾生以為藉由點燈拜斗就能消災解厄,那就只是有錢人能求 諸佛菩薩和護法聖神保佑嗎? 諸佛菩薩和護法聖神對世人也是這麼大小眼嗎?真令人不捨,也不知要如何是好,因為連自己都是渺渺茫茫的,又如何能說什麼,做什麼?不只為自己也為別人感到無助跟無奈!一轉眼人生已過半百,還是渾渾噩噩一無所知,無法可解!
因緣際會認識善信的朋友,介紹認識菩提會,在恭讀嘎堵仁波且的「老實修行」後,起先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經由進入觀察了解到佛教的浩瀚和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偉大佛法與弘法利生的決心。仁波且師父師承 佛陀師爺,無私無我的奉獻給眾生,不圖回報不求供養,念茲在茲的都是求眾生能多聞佛法得正知見,最終了生脫死不再輪迴! 佛陀師爺有鑑於當今佛教界某些團體跟個人的行為做法完全不符合佛教教義,因此一再告誡我們要用128條《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來審視上師,反省自己,這跟佛陀師爺不受供養一樣是那麼的無私跟坦蕩呀!
每一個人心中都該有個信仰可以託付,有一個導師可以跟隨,有一個目標可以追求!我感謝 諸佛菩薩的悲憫,真能聞我聲救我苦,給我這百千億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讓無知愚蠢的我能沐浴在浩瀚的佛法中,給我偉大的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可以恭聞,讓我有仁慈無私的嘎堵仁波且師父能親近解惑,點滴的滌去我的貪瞋癡,觀心性正行為。
現在我每週最快樂的兩天,一天是星期三能在塔行格巴仁波且家恭聞 佛陀師爺的法音,另外就是星期四能在三重佛堂跟嘎堵仁波且一起共修,但是我想還有更高層次的快樂,就是進而有朝一日能隨侍仁波且師父弘法利生,那就能天天快樂了!
此生若未成就,來生乘願再來!
阿彌陀佛!
慚愧佛弟子 黃耀賢 合十
2011.06.27
2011.06.27
本文摘錄自:智慧分享(第一卷)第126-128頁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網站文章總數:6807
- 網站圖片總數:16689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39
- 總瀏覽人次:1915157
- 今日瀏覽文章數:38
- 總瀏覽文章數:1411088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11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