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是所有佛法中最高無上大法,快捷成就至寶
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渡生行舟、正見依怙
是所有佛教徒成就解脫的根本指南!
法理高妙無比、妙義無窮、了脫至寶
必執行的一種了生脫死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
至高法寶,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金剛亥母轉世所著解脫論著,法義透徹圓滿
在佛陀身邊所見,記實常人所不知的真相
深入調查瞭解,找到鐵證事實
我當馬上施救
釋迦世尊住世時,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後人整理了很多的典故,其中有一個旅人舔蜜的故事,因其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至今仍廣為流傳。這個故事的大意是......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賢聖僧要恭敬,對依教奉行的高僧大德和出家人也要尊重。而對破戒僧和違犯《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128條而不改的出家僧要遠離,否則同沾黑業而墮落......
《法句經》記載,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婦人,名叫喬達彌。她的兒子在一歲左右就病逝了,喬達彌傷心欲絕。她抱著孩子的屍體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問是否有藥可以讓她的孩子復活。有些人不理會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當做瘋子。最後,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訴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個人能夠為她施行奇跡......
這時,就聽河邊的柳樹上傳來一陣刺耳的鳥叫聲。商人猛地一驚,不知怎麼心中有一種恐懼感,一哆嗦差點掉進河裡。商人馬上呼喚窮雇工......
有一位修行人,習慣每天在大樹下誦經、持咒、打坐、修法。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到林間散步,偶然走到一個蓮花池畔,看到蓮花正在盛開,迎風搖曳,十分美麗。他心裡升起一個念頭:這麼美的蓮花,摘一朵放在身旁,待會就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芬芳香氣,我精神一定會好很多呀!於是,他彎下身,在池邊摘了一朵。可正當他要離開的時候,一個低沉而巨大的聲音傳來......
第二天,禪師便來到蘋果園。他見看護果園的居士們把護園的小屋打掃得乾乾淨淨,而且還準備了一些水果、蔬菜和食品來招待他。禪師感到奇怪:我沒有跟他們打招呼,可他們好像一切都是有準備似的?
生死問題是人生大事,也是千百年來人們苦苦探索的問題。對於生死,各大宗教是否真正能解決?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藉心經說真諦》寶書裡用一個公案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說只知坐禪是磨磚成鏡徒勞無功?始祖報身佛降世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學佛》中說法,“學法不修行不得成就”,“修行不學法不生道力”,就是說修行和修法必須雙結合,偏廢哪個都成就不了......
看了這則公案故事,我們得到些什麼啟示呢?為何最遲鈍的弟子能領悟真諦一語驚人?你真的看明白了嗎?
弘一大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他證境高深,佛法修持甚好,深受大眾讚歎,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曾被玉皇大帝請到天宮講經說法,在天宮卻犯了錯,後悔不已......
從這個公案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到佛法上的緣起是多麼微妙。沒有因緣,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也渡不了;反觀阿難,即使還未證道,卻能攝受渡化有緣眾生,真是“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難渡無緣之人”......
許多修行人都喜歡參禪打坐,以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開悟乃至成聖、成佛。這種做法對嗎?讓我們看看這個流傳甚廣的禪門公案,或許你能從中領悟到修行的真諦......
密勒日巴尊者是實修實證的大成就者,深受信眾讚歎,但一位講經說法多年的法師卻不以為然,堅請尊者前來辯論......
佛教故事:東本大師-這位大師被大眾侮辱大顯神通後,大家後悔不已!
東本大師是位聖者,證境證量很深,但因個子矮小遭到別人的歧視。當然這對於他來說沒有掛礙。
有一次在藏地舉辦一個大法會,由祂主法,有些活佛對他很不服氣,認為其個子矮小,形象一般,哪有資格和他們平臺講法。
當跟他們提起“因果業報”的時候,他們往往付之一笑,不以為然,並說這是他們謀生的手段,也有說這些畜生生來就該被人宰殺,給人享用的,真為他們的愚癡感到悲哀!他們只看到也只願意相信眼前所謂的“美好生活”,卻不知今生以及往昔所造下的殺業將給他們帶來多麼悲慘的果報!因為一切惡報或善報都是三世因果所顯現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
唐朝高僧悟達法師因德行高深,深受唐懿宗尊崇,遂封他為國師。 唐懿宗賜予沉香木寶座,他歡喜而坐。 一日國師膝蓋上突生人面瘡,劇痛無比,卻找不到原因?
其後舍利弗尊者昇上虛空,在空中示現行、住、坐、臥四威儀,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從東邊隱沒,從西邊而出;或從西邊隱沒,從東邊而出;或從北邊隱沒,從南邊而出;或從南邊隱沒,從北邊而出;或示現其身大如虛空,又忽而變小;或以一身分作百千身,又合為一身;或身在虛空,忽然又在地上;或踐履平地,如行水面、踏著水面,如履平地。舍利弗示現種種變化後,還攝神足,安坐本座。當時會中大眾見此等神力變化,無不心生歡喜。舍利弗即為演說佛聖道法,眾人隨著過去本來修行與宿福因緣,各證道果。有的證得須陀洹果,有的證得斯陀含果,也有證到阿那含果或阿羅漢者,六師徒眾三億弟子,則發心跟隨舍利弗尊者出家學道......
金剛公主等人因過去世愚蠢地傷害迦羅尊者,而造成自己同樣葬身火海而償還果報,但最終卻因聽聞佛陀加被侍女度勝宣講的法音,而升於天界。祥法時期,能夠親自恭聞佛陀說法,證果之眾生比比皆是;連一隻青蛙在專注恭聞佛陀說法時不慎被人拄的手杖壓死,也得生入天界,成為了“蛙王子”,這不得不說是殊勝無比!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一次,世尊在伽伽羅池畔為瞻波市住民說法,當時有一隻青蛙正在聽取世尊的聲響,不料一位牧牛的牧民無意之中把他的杖柱在靑蛙的頭上及憑杖而立。青蛙即在那時命終,然以聞法功德而生在三十三天的十二由旬的黃金宫中......
彌勒菩薩問上座:「如果有人得到滿十萬斤黃金,能夠比聽人說法更歡喜嗎?」憍陳如上座回答:「假使有人得十萬黃金,不如以一缽餐食施供持戒行者,何況又能以深切的信心聽法片刻,更殊勝於前者百千萬倍。」於是又再請問第二上座同樣的問題,上座回答:「如果有人得到滿十萬車的黃金,也不如以一缽餐食施供持戒行者,更何況是聽法歡喜。」又再請問第三上座同樣的問題,上座回答:「若有人得到滿十萬屋舍的黃金,還不如供施持戒人一缽餐食,更何況又能聽聞妙法?」又問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人得到十萬國那麼多的黃金,亦不如施持戒人一缽之食,何況又再聽法開示,比得到黃金殊勝百千萬倍。」
這人在唉聲歎息時,有沒有反省過自己是否如法耕耘過自己福田呢?別人家庭事業大豐收,既有先天優勢,又有後天努力,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並不是不勞而獲。而您呢?善良嗎?真的是堅持不懈行持正業,耕耘福田了嗎?看看下面兩則佛教故事,也許您就會明白一個道理:福報不是上天給的,也不是燒香磕頭拜佛能求來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他們倆夫婦當下就在田地裡發願:“以此供養世尊的善根,願我們從此不再受貧窮之苦,願我們的田地莊稼全變成黃金。”剛發願畢,以其清淨心供養之功德力和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他田地裡的莊稼全變成了黃金,夫妻二人欣喜若狂,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