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我當馬上施救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我的外太祖母盧陳足老太太,在去年往生時高齡106歲,外太祖母深深地影響了我,我從慈祥和藹的太祖母一言一行中,看到了什麼叫修行人,因為敬佩她的緣故,我成了她後代第一個願意去學佛的子孫。在我還沒有得遇偉大無私的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之前,我身邊所遇見的修行人,只有外太祖母是真修行,她在我心目中是一個真正的行者......
平常心是以平常的心態,勤於事、正於事,明於事,不囿於事,不惑於事,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一種處世態度,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一種詮釋,更是修行人依修佛法的指引,從且修且行中獲得的覺悟......
我躺在床上思索著:清晨的這場夢做得很長,彷彿很真實,經歷了很多,連已故五年的同事都出現了。其實也就是短短的3個小時。而這個人生難道不是夢嗎?名利錢財、人間天倫似乎是那麼的真實,哼呵打笑、悲戚哭鬧,深入其中意猶未盡,但也是猶如煙花一般,稍縱即逝。所經歷的歡歌笑語、恩恩怨怨、悲歡離合哪一場是真?哪一場是假?都是夢中之夢,夢中說夢罷了......
我摸了摸小傢伙們的頭,笑著說:“這條魚除了樣子跟我們不同,其它的跟我們都一樣,一樣要吃東西,睡覺,還會思考問題,遇到危險還知道要跑開呢,見到有好吃的它就會遊過來。大魚一樣有生它的爸爸媽媽,它現在肚子這麼圓,肚子裡肯定有很多的魚寶寶呢!”兒子突然說道:“爺爺要把大魚拿來吃了,那魚寶寶就要死了,好可憐哦!”
諸位看官,如果您認為這些事件僅僅是巧合,僅僅是偶然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看似偶然的事件之中總是透露著必然,這個必然就是普存於宇宙中的佛法真諦——因果律......
如果從基本的道理來說,佛法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因果兩個字。正是因為有這個因果,我們要如何才能從一個眾生,一個凡夫得到解脫成就呢?而根據因果的原則,要得到解脫成就,必須從兩方面去進取......
大姑子的話,的確代表了社會上很多人的想法,一旦發現“善惡之人”並沒有即時呈現相應的果報,就開始懷疑因果了,甚至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因果報應。滋生出“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想法後,他們開始抱怨老天不公,更不相信因果不昧的道理,不僅自己不相信,也蠱惑他人不信因果,這個知見不僅錯而且邪惡......
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最高頂聖佛法《極聖解脫大手印》中,我第一次看到「遷意修」這個名詞,約略理解遷意修字面上的意思是依於正知正念,遷轉意識入於實行的修持,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意識鎖住,轉在行為中去行持,這是佛陀師父傳授有關修行非常重要的法,但對實際如何施行,並不甚清楚,直到恭聞佛陀師父的法音,才有了一些概念。以下是我藉用生活上的實例,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理解:
首先,兩者的發心的不同......其次,內在的實質不同......第三,堅持的原則不同......但筆者不得不說,雖然千年的寺院依然木魚聲聲,然而末法時期,波旬魔王曾發下的誓願已經凸顯。某些寺院的出家人之不法行為被爆出了。這就是魔子魔孫們相應于波旬魔王的願力而混進了僧團,佔據寺院,儼然高僧大德。他們不懂真正的佛法,講法是東扯西拉,謬誤百出。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用128條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作為武器,認識真佛法,鑒別假佛法,認識真修行人,鑒別邪師騙子......
欲望是一個既不容易被滿足也不容易被戰勝的東西,就像鹽水越喝越渴。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是應該滿足一千個欲望,還是去戰勝一個欲望?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欲望來打擾,有時候我們會順從心意來滿足這些欲望,但很快又會有新的欲望產生。為什麼我們不想想克制,甚至戰勝欲望呢?
觥籌交錯間,大家打開了話匣子,同時又享受著滿桌的美味佳餚。唯獨我似是“不食人間煙火”,只撿素菜入口。看著大家開心的樣子,我一半喜悅一半傷感!喜的是大家相聚一堂,憂的是這樣的相聚還有多少次呢?他們和我一樣都在無常的電梯上飛奔,每天一步步邁向死亡,甚至還會因無明傷生害命而加快了步伐。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2020年9月,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局,一位名叫趙鳳雲的佛弟子臨終往生的瑞相在當地廣為傳開。人們好奇地探討著事件,激動地感受著奇跡,畢竟,生死誰都要經歷,有誰不希望自己能有個好的生命終結呢?又有誰不想探究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呢?讓我們從頭開始,先來瞭解一下趙鳳雲臨終時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瑞相吧?
由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釣魚者大都只是為了休閒,而不是為了吃魚,正所謂“釣翁之意不在魚”只要我們開了口,大都會慷慨相送。同時,只有我們放下臉面,勸他們戒殺放生,終會有“收穫”的......
這位“法師”的胡說八道,真是讓人啼笑皆非,跌破眼鏡,連是不是殺生的道理都不懂,大家都知道從業要行正業,才是最吉祥的。如果信眾聽從了他的話,將被誤導,永無解脫之日,還好這位師姐很有善根,並不贊同他的話 ,最終選擇皈依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師,修學佛法!
當時,有一位同學舉出唐代百丈懷海禪師所制訂的《叢林要則》第一條:「叢林以無事為興盛」,說佛寺叢林要興盛,最忌穿鑿、傳遞是非,若寺廟能止於人我是非自然能夠興盛。聽之似乎有理,但實際上此條要則的意涵可不只如此!
在沒有修學《了義佛旨》時,是根深蒂固的,雖然行為上沒有傷害蟑螂的生命,但也脫離了菩提心,驅趕、驅離了蟑螂。這不正違反了“不得故意斷生居舍”嗎?再次面對蟑螂時,我不禁莞爾一笑,泰然處之。如果是它們所需,那就平等相處吧,但願它們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種下解脫生死的因緣。這就是想眾生之所想,憂眾生之所憂......
生活如山,有人歲月靜好,有人負重前行。各行各業的人都不容易,隨口的惡語能讓人如墜冰窟,不經意的關懷也能驅走寒冷!願春風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互相體諒,彼此關懷......
最近半年來發生的事,讓我真正感到眾生具有的靈性和善根。無論醜陋的蟑螂,還是可愛的寵物,它們都有善根和佛性。它們都是我們的親人,所以我們不能戴著“變色眼鏡”看它們,而應該好好愛護它們,保護它們的善根......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怎麼不是?我受了皈依,學佛多年,我恭敬佛菩薩,我在做佛事,不做惡事,多做善事,當然是佛教徒。很多人都這麼自以為是,但很可惜,你未必是真正的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是......
可見缺少禮儀修養,我們處事就會應對乏陳,進退無度。如此學佛,實是不得精髓,只在表皮。一個真正修得好的人,也應該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他的內心清淨坦然、淡泊無畏、慈悲善良,不會忽略世人的感受,也絕對做不出粗鄙無禮的行止,是從容淡定,進退有度,言語得體,舉止安詳,就如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的“清華高貴”,如此也才符合世人心中佛弟子的人設,而不是世人眼中的另類......
看了任正非的“放下給狗吃的面子”這句話,想起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法音裡講過的一個真實案例......
走近了,我抬頭看到媽媽花白的頭髮,滿是皺紋的臉,心裡不禁一酸。媽媽微笑著招呼我進屋。在我眼裡,媽媽就像一位“神仙”,只要媽媽在,我所有的願望都能滿足。而如今,媽媽就像秋風中搖曳的一片樹葉,隨時都有飄落的可能。想到這裡,淚濕潤了眼眶。我能為媽媽做點什麼呢?怎樣才能讓操勞了一生的媽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很多佛教徒都知道,佛教中有“代眾生受苦”這麼一個說法。特別是近年來,有很多佛教界的知名人士生重病了,他們的弟子或是他們自己就說是“師父在代眾生消業”。甚至有法師講:“我們學佛就是要生病啊,你看我去年就生了一場病……”導致有些弟子還認為生病是個光榮的事情,甚至大肆宣傳......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新年說法:我身口意都符合真修行嗎?能成就解脫還是遭惡業苦果?》中提出警醒:“你們不要見到剃了頭的就叫和尚、比丘尼,裡面有很多普通的眾生,也有很多邪惡的人的,也有很多不邪惡、但是又是純粹的凡夫意識。”事實就是如此。以下三個案例都是筆者親身經歷的。
我一想到自己的無知和罪業,便害怕得雙手發抖,全身也在發抖。自己這一生竟然就造這麼多殺業,更不必說前世累世了,原來沒有學佛修行是這麼的可怕!我的罪業實在太重了,不知道如何去償還,想了很久,我要向 諸佛菩薩懺悔,我要依教奉行,不要再造業傷生害命了。同時,我要多多接引人來學習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好讓大家不要跟我犯相同的錯誤......
我說:“你燒昏頭了吧,生老病死苦你還沒受夠,還要沉溺在這六道中輪回中?夫妻因緣會隨因果業力而了,今生要各自求解脫。你也在學佛,因果道理怎麼忘了?我不會答應與你再結塵緣,我們要生發出離心,今生發願去佛土。你也要發心發願,時時憶持南無羌佛,念念不離阿彌陀佛,像侯欲善居士那樣,心心念念去極樂世界。時間不多了,趕緊警醒!”
回去前,我把羊摟了又摟,一步三回頭。羊兒可憐巴巴看我們消失在轉彎處。走了才一會兒,突然聽到身後有輕輕地咩咩聲。一回頭,那羊兒掙脫了脖子上的繩子追來了......
許多人把密宗的破瓦法說成了天底下最快速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一些密宗上師、仁波切、堪布更是將破瓦法吹的神乎其神......如此誘人的說法,讓許多學佛之人,特別是熱衷於學密人士不惜一切代價,爬山涉水,甚至三步一拜,也要到藏地求到破瓦法“真傳”,學到這個“百分百往生淨土”的法門。那麼,破瓦法真的如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所謂“李連杰修成了破瓦法”是什麼概念?真相究竟如何?筆者為此做了深入考證......
世間學佛的人很多,大家因各種緣起而進入佛門。有人為求財而學佛,有人為保平安而學佛,有人為求內心清淨而學佛,有人因家人信佛,自己也就跟隨著信佛了,更有人覺得有點信仰對自己有幫助而學佛了。無論哪種,我們有受用嗎?如果沒有受用,很可能因為你不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為什麼千千萬萬一輩子念佛的人臨終時就是無法十念往升呢?這是當今許許多多尚健在的學佛人不曾思考或不願意去思考或根本無法想像的問題。學佛的我也不例外,直到一次小小感冒的考驗,才終於讓我為自己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