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當年因為敬禮讓全國人民感動到掉淚的孩子,這一次真誠的一跪讓人直接淚奔。小小的郎錚竟然如此懂得感恩!感恩是人類心田中最美的種子,心懷感恩的人,必是心中有愛的人,知恩感恩,溫暖了他人,也照亮了整個世界......
其實,人生沒有幸福感都是源於欲望太多而不知足。正如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教導大眾......
秀才拂袖離去,富弼的僕人很生氣:“此人太無禮,您為何不反駁呢”?富弼答:“他心懷怒氣,即便爭贏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徒勞無益的事 ,又何必相爭呢?”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也曾說法......
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學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離開這個生老病死苦的輪回世界,成為一個成就解脫、幸福常樂、神通廣大的聖者,必須要修行和學法,兩者缺一不可。正如佛陀所說“有行無功如無腳,有功無行步不前”。佛陀在說法中講到: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可是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卻常常帶著挑剔的眼光審視他人,認為對方不如自己,甚至嘲笑諷刺他人。可是我們在瞧不起他人的那一刻,是否想到自己也是缺點滿滿呢?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藉心經說真諦》曾講到了東本大師的公案......
原來我自己違背了佛陀所說“八基正見”,沒有如法觀無常,不知道無常的恐怖和緊迫,沒有生起無常境,更談不上堅信心,難怪自己修行時進時退,時而虔誠精進、時而懈怠懶散。不具正知正見,缺乏修行人應有的威儀和德行。在眾生誤解輕視佛法時不能義正言辭地指正。怎麼稱得上一名真正的佛弟子?
再看看其他三種恩德。國家縱然提供了安定的環境,但也無法避免眾生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父母養育大恩重於泰山,但也難免會出現父母的偏見之教。眾生恩無處不在,但殺生傷生的恩將仇報之事卻屢屢發生。究其原因,實在是這三種恩都是不圓滿不究竟的恩德,當眾生處於愚癡時,是不會感恩的,反而助長了貪嗔癡惡行。反之,佛恩是至高圓滿究竟的恩德,佛恩是光明無漏的恩德......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著取捨的問題。當然了,對於能捨的東西就容易捨,對於捨不得的東西要去捨,那種複雜的心情就會很煎熬。就像電視劇裡的主人翁安欣,他在面對選擇時,心情是複雜的,也是艱難的。離開自己熱愛的工作,離開自己心愛的人,怎麼能夠釋懷,又怎麼捨得放下?可是他做到了,不知道劇中的安欣是不是也是因為活得這麼通透,看破了世間一切早晚都是要捨掉的,因此才會如此坦然?
法師對經義一知半解就以為悟懂了佛法真諦。可悲的是,諸多的佛弟子聽信邪師之言,忽略如法修行,以致窮其一生虔誠修學,拼命念佛,臨命終時也未見阿彌陀佛之面,只見黑白無常的鎖鏈。“㧯起半截就開跑”,這句話裡面的警示,意義深重。學佛之人更是要一條一款全面弄懂法義,知見正,成就才有望......
實際生活中,或許做了太多的徒勞行卻不知。自己曾經自以為是在很精進學佛修行,很多時候何嘗不是在做徒勞行?比如說......
當今社會,人們往往把利益作為頭等大事,千方百計去追求,卻可能在某個瞬間,被一個善良的舉動感動到熱淚盈眶。關於善良,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虔誠的感召數不勝數,而現在我們很多人學佛多年卻受用甚微,相比之下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問一問自己,是真心皈命于佛菩薩了嗎?自己的虔誠度到底有多少?從古至今佛門裡虔誠的信徒比比皆是,今天就說一個老阿媽的故事......
大家總以為這個家就是我們的歸處,因此,用畢生精力苦心經營它、建造設計它、美化裝修它,認為它似乎就是我們安居樂業之所,就是家的幸福所在。不錯,它為我們遮風擋雨;它不是飯店,卻能一日三餐;不是賓館,卻是安養休息的安樂窩。然而到頭來卻不知原來是在追求一個無常、幻化不實的家,最終是一場空,不由自主的被其迷惑了一生,為了虛幻不實的它而迷失方向、找不到真正回家的路。而真正的家是......
我們生活在世上,享受著各種“恩賜”。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誨,愛人的關愛,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賜予、時代的賦予,所以要知足惜福,心存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珍惜眼下的一切。只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品嘗出生活的美好和滋味。有一個故事說......
「拉珍聖德—信佛」裡提到:我曾對一個煩惱不堪的行者說:「你不信佛」。她圓瞪眼睛反駁:「我學佛修行十幾年,不信佛信什麼?」我說:「你不信。佛陀說煩惱生時即是我執魔,你不信;佛陀說諸法如夢幻泡影,你也不信。你若真將佛的說法信到心坎裡了,你會放心大膽讓自己進入魔境嗎?你會對一個夢執著成這樣嗎?在煩惱侵襲你的時候,佛說的對治方法你丟在一邊,這能算信佛嗎?」我就是如此,輕而易舉的入了魔境,而把 佛陀師父的話丟在一旁......
貧女隨喜的功德比國王做供養的功德還大,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由於在做功德的時候,國王雜有傲慢心等煩惱,而當時貧女發出“隨喜讚歎”的時候,只有歡喜之心,沒有摻雜一絲煩惱。可見發自真心的隨喜讚歎,功德是多麼的殊勝!
我在想,當孩子看到小動物死了就非常傷心,但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對於我來說,就感覺很正常呢?難道是我經歷的多了,已經麻木了嗎?還是因為我一直覺得小動物就是畜生,低下,死就死吧,根本就不值得我悲憐?我在想,為什麼我會對小動物的生死無動於衷呢?是因為......
一直以來自己在人群中都是十分防範地活著,相處的每一個人我都在心裡打了一個標籤,誰虛偽、誰耿直、誰自私、誰刻薄、誰愛貪便宜、誰真誠、誰計較、誰大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某天聞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時,聽到佛陀說“六道父母”這個字眼,我的心弦莫名就被觸動了......
家是溫暖的所在,漂泊在外的遊子,倦了,累了,過節了總是想到家。現在奔向家的我們,總以為這個家就是我們的來處和歸處,可是有多少人能明白,紅塵中的我們渾渾噩噩,夢夢沌沌,百千萬劫都在六道輪回中流浪生死,受盡了煎熬和痛苦,嘗夠了心酸和苦辣?因果業報像繩索一樣系縛著我們,此時才驀然驚醒:我們眾生最終的“家園”在哪裡?
恭讀了《拉珍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信佛》,猶如當頭棒喝。拉珍聖德的一句“你不信佛”讓一個學佛多年依然煩惱不堪的行者目瞪口呆,看到這句話的我當下很是驚訝,都已經學佛十幾年,還說不算信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疫情已經三個年頭了,我想再也沒有比這場疫情的爆發更能讓我們領會到人與自然是個共同體的道理了。其他生命與己息息相關。覆巢之下無完卵,大疫之下又豈有完膚之地!
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師兄姐這樣想過,包括我自己,對學佛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業力重,黑業深,曾經做過很多壞事,無明中傷害過不少生命,錯過很多因果,這輩子成就解脫肯定是沒有什麼希望了,於是破罐子破摔。就像個學習不好的孩子覺得升學無望,前途一片渺茫,於是就放棄努力,肆意糟蹋自己的大好光陰,結果可想而知。那麼,業力深重的我們,到底有沒有希望成就?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位禪師因其佛法精深,每次講經時,都有很多信眾不遠長途前來聽他講經,廟子裡經常擠得水泄不通。於是,信徒中有人提議,建一座比較寬敞的講堂。不久之後有一位善信用袋子裝了50兩黃金......
那段時間,我真的非常開心,一想到孩子的戶口解決了,就特別想告訴所有的親朋好友。現在想想,這次我給孩子辦戶口的過程異常的順利,這絕對是佛菩薩的加持啊!我無限感恩,從心底至誠發願,要帶著女兒一起學佛修行,助她從小種下善因緣種子,成為一個依佛教戒,利益他人的好佛弟子,同時,我把這些寫出來就是想告訴大家:佛法真實不虛!我使盡渾身解數都做不到的事情,通過真修實行和虔誠的祈求,在佛菩薩的加持下輕而易舉成了現實。
這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多年的勤奮好學卻疏忽于一時的散漫放逸。大四時,許多同學正忙著衝刺考研、考公務員,又或奔忙於投遞簡歷找工作,他卻迷上了網遊。一有“組織任務”,他便翹課,然後義無反顧投入網吧,一陣“廝殺”,玩得天昏地暗!因此功課很快亮起了“紅燈”。老師勸說多次無果,告誡他再這樣下去,就要被退學了……他心裡有所鬆動,但還是扛不住遊戲的誘惑,深陷其中。玩遊戲需要買裝備,他的飯錢也挪用在上面,最後只好用泡麵對付,沒錢了反覆向父母要!某個週六,他良心發現......
真誠回向感應佛菩薩慈悲加持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倪師姐曾經生了重病,通過誦經、參與108天放生回向之後好了起來;倪師姐的母親已經臥床五年了,她每天做完功課都要給她母親回向,原來毫無意識的老人現在竟然能夠簡單交流了;有的師姐家有螞蟻,通過功德回向,最終螞蟻都搬走了;有的師兄師姐原本沒有工作的,很快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也有生意不好的通過放生回向扭虧為盈了……
在佛法當中,有關加持的問題,其實經藏上講得很清楚,但常常很多人不明白加持是怎麼一回事,就到處亂求加持,信口胡言邪說,沒有正知正見。明確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