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真正的忍辱不是單純表面的忍氣吞聲逆來順受、也不是強壓怒火的表面偽裝,是內心真實的修持功夫!“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好漢不吃眼前虧”,這些勸導世人的觀點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忍辱。真正的忍辱是:忍辱者,逆我者不怒,恨我者不忿,氣我者不惱,必泰然處之,無擾於心,無惱於己。忍辱應當建立在......
佛法中關於寬容、慈悲和智慧的教導,讓我更好地理解到了“寬恕”的內涵和精髓所在。“寬恕”讓我找到了一種逐漸提升自我的修行方法,我的慈悲心在一天天增長,煩惱障越來越少,在不斷地自我反省中我學會了放下自私我執,逐漸學會了寬容。這一切的修行方法都得益於一本......
有一位禪師的弟子好抱怨。禪師拿一把鹽灑在弟子喝的一杯水中,弟子一喝說:鹹的發苦。禪師又將更多的鹽放入湖中,再讓弟子喝湖水,弟子喝湖水後說:純淨甜美。禪師教化弟子說:......
然而白隱禪師是真正的一代高僧,在橫遭誣陷時,甚至受到了人格的侮辱,背負千古罪人、名譽掃地的駡名,不但不辯、不爭、不解,甚至還處處把眾生的安危放在首位;在一片辱駡、羞辱、譴責聲中仍然細心照顧孩子, 始終慈悲為懷,忍辱負重。故事講完了,不知我們深刻反思到了什麼?
現代社會生活中,由於不懂忍辱,多少人因小事紛爭變成拳腳相向,釀成大禍。多少夫妻不和、兄弟反目、朋友成仇,都是不懂忍辱而成。忍辱,是智慧的表現。它不計較一時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
我們要深信凡事皆有因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小心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播什麼種子,就會得到什麼收成,時常撒播惡毒言語,在背後傷害別人的人,最後一定會自作自受,我們能不謹慎嗎?另外,若是針對我們個人的修行、個人的利益受謗受損時,我們要毫不在意,針對我們個人,受謗不辯,有六:......
妖人壞人傷害眾生、打佛像、燒經書、破壞正法、誹謗佛菩薩,你不站出來維護,不站出來制止惡行,不無畏護持正法,以便讓佛菩薩能安順利益眾生,促使眾生能和平吉祥,同時讓惡人不至於造下更大更重的罪業以致墮落遭受到更悲慘的果報,反而以慈悲忍辱為藉口來掩飾自己的軟弱和自私,那是不可能有成就的。因為你失卻了大雄無畏之志......
恭聞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旅行中應佛弟子之需隨緣說法之九:只憑念佛往升不了;要認知落實真佛法、真實修行,才能成就》這盤法音,我的心是凝重也是汗顏的,法音中佛陀修忍辱的表法讓我感動,同時我也在反思修忍辱的根源是什麼?以及我應該如何修呢?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有一世為常不輕菩薩......
修行就是要在人群中磨練身心,就像大興和尚一樣,把自己鍛鍊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般忍辱之心是非常不簡單的。反觀之一般人一點小小的誤會或辱罵,就可以氣得火冒三丈,甚至愁腸百結、憂憤成疾,如此無法逆來順受,如何能通過 佛菩薩級的上覺道師資之考驗,又如何能獲得大法傳承灌頂呢?
一艘船不小心撞上小船 ,船上的人見他衣著樸素,相貌平常,便破口大駡。蔣性中卻不爭執,帶著僕人拉船離去。僕人問他,他們這麼無理辱駡您,為何不出口還擊呢?他說:
秀才拂袖離去,富弼的僕人很生氣:“此人太無禮,您為何不反駁呢”?富弼答:“他心懷怒氣,即便爭贏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徒勞無益的事 ,又何必相爭呢?”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也曾說法......
我百口莫辯,明明付過了錢,虧了二十五元還被人冤枉,太氣了!我重重地把芭蕉往桌子上一扔,生氣地說:“不要了!”心裡還憤憤不平,在異國他鄉為了二十五元泰銖有必要去大吵大鬧嗎?爭辯又實在是對牛彈琴,說不清道不明,結果只能悻悻地走人。但當回到住處後,我突然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個修行人了......
在法音中,佛陀說,人生就像一場夢,只有死亡來臨時才會真正明白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假的,何必再執著於過去,執著於誰好誰壞,誰對誰錯呢?……聽著聽著,我突然覺得我這麼多年所謂的修行,完全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假修行......
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我以為自己早就放下不執著了,還很驕傲地以為自己的忍辱修得還算可以。但當今天我重新點語音,當聽到她指名道姓地罵我的時候,異常緊張,驚慌失措,甚至是還想馬上打電話給對方論個是非曲直!
往昔我也許傷害過堂兄,今生他讓我受點皮肉之苦,就當還債了吧。如今我有緣學到如來正法,有機會走光明解脫之道,已是最大的福報。往昔的恨,已隨風而去;往昔的痛,已不起波瀾。堂兄啊,我若成就必先來渡你!
當一個人用寬恕的修養把敵人轉化為朋友,將違緣轉化為順緣,這難道不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了自己嗎?也正是“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的道理。筆者有這個感慨,源於一個悲情又深刻的故事......
一句簡單的話,一個小小的舉動,改變了一個人,並且挽救了一些可能被刺死的生命,包括自己的性命!別忽略那"善待"的力量!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文中的女孩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
“佛說無為最,忍辱第一道”,忍辱是修行人必修的功課,然而忍辱並非易事。自己往往在不經意間就動了嗔恨,每當想到有個說法“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就無奈得自嘲:“又白修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功德林,又一把火燒了。”為此自己常常感到後怕而陷入糾結悔恨,煩惱不已。直到恭聞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說法《黑紗雖然薄,但能蓋住功德山》,我才明白......
前兩天看到的一個故事......蛇的死是因為它誤會了刀也好,或是蛇的本性使然也罷,都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了。我想這條蛇臨死的時候肯定是為自己的愚癡和衝動後悔不已。日常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因為無法容忍或為了爭那口氣,最後傷害到我們自己呢?
把忍辱掛在嘴邊,並不是真正在修忍辱。真正的忍辱不是單純表面的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是內心真實的修持功夫!阿底峽尊者就是一個修忍辱的典範......
“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可見無論的世間法,還是出世法,修忍辱是多麼的重要!前不久,我看到這樣一個公案故事。夢窗國師是日本明代著名禪宗高僧,國師修忍辱的故事廣為流傳。有一次......
雪姐讓她丈夫不要想得太多,心底無私坦蕩蕩,我不染不執就啥也潑不上,也無需解釋;這是我的因果業報,更是考驗,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隨他們去說吧。如果無人謗我、害我,怎麼能修煉出忍辱心,還得要感謝他們,我還是繼續每天功德回向給亡人,也祈願他們能找到丟失的手機。雪姐說,跟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受的迫害、誣陷和誹謗比起來,我這點算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忍辱”二字,但不少人理解的忍辱常常是局限在兩個方面,一是如果被別人嗔罵,就讓著他、忍著他,不跟他一般見識;二是不管是什麼狀況都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甚至縱惡不止。所以我們就會聽到有人說:“哎呀,我雖然生氣,但我拼命忍了就算啦!”或者問:“那對方都要打死我了,我還是忍嗎?對作惡之人我也要忍嗎?”
當我回家再次捧出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最高頂聖佛法《極聖解脫大手印》恭讀時,我羞愧難當,因為我的忍辱實則是忍耐,而非忍辱,更非容忍。忍耐有突破底限之時,而忍辱是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當忍耐達到了違逆之境而不動心時方為忍辱,意為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瞋恨......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千萬記住!我們每一天都要快快樂樂過日子,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應當擾亂到歡喜的心情,因為悶悶不樂,不但無濟於事,而且會使人退失善行。想想看:如果事情還有補救的辦法,那麼何必對災禍或逆境生氣苦惱呢?如果已經沒有挽救的機會,那麼縱然你生氣嗔恨又有什麼利益呢?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應善學忍辱,止息嗔心,消除主宰欲望的我執......
不要認為念佛號誦經,做義工,行放生就是學佛了,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一切言行,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比如,佛陀說要修忍辱,當蘇大叔對您不好時,您忍辱了嗎?佛陀說要利益他人,而您對大叔都針鋒相對,以牙還牙,您連丈夫都不肯忍讓,怎談得上利益他人呢?又怎算是一個信佛、學佛人呢?難怪您學佛不受用,眾病纏身也沒有好轉。您說對吧......
開在高速公路中線車道依速限行駛,常常後面的汽車開著刺眼的遠光燈急駛而來,貼在我的車尾要我讓道。右旁是貨櫃車,前方也是大貨車,要我往哪閃避?通常這時候該怎麼開我就怎麼開,他們自己會找空隙超車。 不過今晚就碰到一輛無良的休旅車,明明內側車道都沒車他不超,惡狠狠的貼在我後面逼車且用最強的遠光燈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