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我當馬上施救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有許多人認為這句話就是指凡修證到大成就阿羅漢果位,就可以只修慧不修福了。所以,大家通常見到的羅漢像大都是“窮光蛋”形象。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偏見。“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的由來是這樣的......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說即是“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以,想想我們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而導致這種遭遇,才是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史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疫情已經三個年頭了,我想再也沒有比這場疫情的爆發更能讓我們領會到人與自然是個共同體的道理了。其他生命與己息息相關。覆巢之下無完卵,大疫之下又豈有完膚之地!
從燒香拜佛的目的來說,絕大部分人是求家人平安,求財源廣進,求多子多福,求姻緣順遂,求升學順利等等。或者是有人遇到逆境又無力改變之時,會把希望寄託在燒香拜佛上。但有人不禁問道:“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筆者要說的是,這要辯證看待......
當年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大居士,他自己認為佛法很精通,到每個地方也都喜歡去拜訪一些大禪師,去參學。有段時間他在杭州做官,剛到杭州就聽說杭州一帶有一位威望很高的修行人“鳥窠道林禪師”,是位得道高僧。於是就慕名去拜訪,見到禪師就向禪師請教......
這位女士名叫燕子,家住上海,頗具愛心。面對飛舞的蟑螂,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她不忍心像大多數人那樣一踩了之或一殺快之。因為在內心深處,她堅信一個真理——“眾生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怒火讓我忘記我曾許下要好好弘揚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的心願。怒火讓我不顧被我接引來佛堂的人,我放著他們自生自滅,火讓我理智線完全崩潰……。漸漸的我意識到我的超級感應力越來越不靈光了,我的小天使好像也自動退休不見,想什麼都變成逆著來了!身體也突然出現了很多莫名的狀況,比較嚴重的是醫生在當我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後,告訴我得了失智症......
。他們愚癡地認為,佛法的戒律根本就守不住,今天犯懺悔了改天又犯,因此只有念佛最穩當。我隨口說了一句:“如果學佛不明法理,不從修行入手來轉換因果,我保證念破喉嚨也去不了極樂。”沒想到我這句話好似捅了馬蜂窩,她們輪番上陣群起而攻之,根本就沒我插話的份兒。有位大姐說......
這是一位朋友的真實分享,她親見了鳥媽媽連續三天尋找孩子:兩年過去了,每每看到飛鳥或者聽到鳥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鳥媽媽......
我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初學佛時總覺得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飯、睡覺、通勤,能學佛修行的時間簡直太少了。想到人身難得,無常迅速,而我又把時間“浪費”在俗務上,焦灼煩惱之心簡直更甚。我當時認為只有勤學理論、參禪的時間才是在求道,甚至於為了節省時間來學佛法義理,把家務都儘量推給家人做,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關於明信因果,在阿王諾布帕母著的《子必依論》中,用一章專門講過,明信因果和相信因果是兩碼事,相信因果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果道理。在佛陀說法《你明信因果嗎?》法音中,佛陀更是深入淺出,苦口婆心,講了我們應該如何去認識“明信因果”這四個字,對我觸動很大......
然而《楞嚴咒》目前就有幾十種不同版本,從八百多字、六百多字,最短的二百多字都有。難道是釋迦佛陀當年說了這麼多種版本嗎?
前兩天在老家和父親一起刨花生時,談到了小時候的往事,說著說著父親神色突然變得凝重了,像是勾起了什麼難過的記憶。沉默了一會兒,他跟我說:“芳兒,你九歲時得了一場病,差點兒死了,臉和嘴唇都發黑了。你還記得嗎?”一瞬間,三十多年前的記憶像是那些深埋在地裡的花生,一鏟下去,露出了它們盤根錯節的根系……
不論是否是佛弟子,不論是否信佛,都應該相信因果,乃至明信因果,戒殺放生。如此,才有可能轉化因果業力,讓惡業遠離,讓善果早日成熟。如此,就能獲得吉祥安康,便自然不必“恐陽”了......
我以前有個同事,她父親有個愛好就是喜歡釣魚。因為釣魚釣得久了,一般魚塘他覺得都是小兒科,喜歡在自然的河流湖泊裏釣,覺得那才有點難度,有點意思。他們家冰箱裏長年都塞滿了他父親的“戰果”,一家人換著法的吃魚,吃到見了魚就沒胃口的地步。
有一天聽畢爺爺說他家後院總有狐狸出現,他決定弄個夾子夾狐狸,沒過幾天我聽說畢爺爺果真逮著隻狐狸,而且還活活包了狐狸的皮,把它的皮做成了一個圍脖。又過了幾天我去畢爺爺家玩,一進院子就碰上姓邊的大姑媽,她是畢爺爺的鄰居,她說“你畢爺爺病了,下不了地了。”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場工人,拒絕宰殺這隻跪地求饒的黃牛,牠的雙眼充滿哀傷,同時臉頰掛滿著眼淚。一位香港的包裝廠老板Billy Fong如此告訴記者。在場的人都非常地感動,他們一起出錢買下這隻牛,將牠送到一間佛寺,並祝福這隻牛能平靜地過完餘生......
珍惜二字對那些真正依教奉行的修行人來講,都明白它的真正含義,而我是一個佛學知識非常淺薄的人,對“珍惜”的理解一直都是膚庸之極還不自知,直到我學習了拉珍聖德的《珍惜》一文......
一個小小的細節蘊藏了種種因果,一不小心就會給眾生造成極度的痛苦,招致自己黑業增長還不自知。就像今天發生的事情,不但沒有增益善業,反而增加了惡因。使本來滿身業障的自己雪上加霜。實在需要慎重呀!
我不敢面對自己,不敢想像自己的平常,我戴著“老修行”的帽子多年,平時把“慈悲眾生,關愛眾生”掛在嘴上,對自己說,對同修說,對家人說,但在關愛眾生的細節上比不上一個率真的孩子。我難道不應該為這“自詡的慈悲”感到羞愧嗎?孩子這節課給我上得好呀!雖過去多年,至今依然清晰難忘,銘記心間……
作為佛弟子不能救拔度脫往昔父母已經非常羞慚了,又何忍為了今生父母的生辰而殺害往昔的父母!學佛前愚癡無明不識眾生父母而造諸殺業傷生害命,如今學佛了又豈能再添新殺業!苦海眾生因因果果冤冤相報輪回不休,作為佛弟子不僅不能殺生還要行放生慈悲愛護六道父母,因此我決定生日那天帶母親去放生......
“是呀,很多人一聽學佛就馬上聯想到“吃素”,彷彿不吃素就不能學佛,或者學佛必須吃素。如此誤傳讓很多暫時不能吃素的人,不敢學佛。當然能吃素最好,但暫時不具備吃素條件時,吃“三淨肉”照樣可以學佛的。”我回答。娟子插話說......
從自己的私心雜念出發,把自己的愉快、高興、快樂、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我執的表現。而凡是把自己的利益舍去,處處考慮眾生的利益,處處為眾生著想,把自己放在一邊,這就是斷我執的表現。由此,我想到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執的表現。比如說......
我們這一生最可怕的不是變化,而是稀裡糊塗,如溫水煮青蛙不知變化無常,不知不覺中讓光陰流逝了,最後等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消散了,等明白過來之後發現人已老、心無力、命已絕。若生命如燭火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莫待到人死如燈滅命去無成就。上面說了這麼多的“無常”,那什麼是無常呢?
“請大家不要吝嗇自己的善良,這個溫暖的世界需要我們每個人添磚加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人性最初的美好。”最近,賈永婷的這段真誠感言感動了無數網友,登上各大平臺熱搜,這段話的背後更是有著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眾生平等,小動物的靈知心識其實是和我們一樣的,只是形象不同。它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有感情的,你若真心對它好,它一定會惦記和感恩你的;相反,你若故意傷害它,它肯定也會記恨於你。既然它們來到了家裡,肯定是與我們有緣,也許是我往昔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許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傷害它們,一定要善待它們......
人生追求幸福快樂本沒有錯,但這幸福快樂卻很短暫,會如閃電般消逝。絕大部分人沉醉在貪嗔癡愛、喜怒哀樂的人生中,也沉溺在縱欲享樂的生活裡,習慣用“世事無常”來開脫自己、麻痹自己,卻很少有人想要脫離苦海……
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很吃驚,跟我急了起來:“海鮮,海鮮,就是要吃新鮮的,不吃活的,難道還吃死的?你不要再說了!”雖然他當時心裡不高興,但他好久沉思不語,想必是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吧。我不在乎他人對我的看法,以後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會管的,只要能救眾生,面子又值幾個錢呢?
佛法需要用真心來換,然而在我們很多人心中好像供養僅僅是一點錢財,而且還不能做到發心純淨,比起普欽法師、虛雲法師的捨身供養,我們供養點錢財又算什麼呢?然而真正的供養則是我們虔誠的心,是我們真修實行的三業相應,是大悲利眾的菩提行!
過去,只記住修行是遷轉意識入於行持;現在當再次恭學佛陀說法時,才發現我遺漏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遷意修不但要遷轉意識入於行持,還需要固定理念意識,把自己的意識鎖住,照著去做,去實行。一旦下定決心、確立目標,就要在行持中始終貫徹不能鬆懈、放棄。正因為忽略了這一點,我的行持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