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直到有一天,我踏進了當代住世的佛陀的壇城,聞受了佛陀師父的法音,這個世界才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宇宙、人生的真諦豁然展現。原來簡單的幸福可以有另一層含義......
修行人積功累德是為了成就解脫,如不得法,一切枉然。在積功累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把“佈施”作為重要的方面去做。大部分修行人都知道,佈施不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才能建立無量功德,問題在於,有些時候我們明明落入了有相佈施而自不知,因為很多情況下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是不易察覺的。不是嗎?
你用善良裝飾生活,收穫的是美好;你用暴戾橫行世界,得到的是眾憤。“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也必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一個業報身,遭受壞的,享受好的,無疑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因,結下的果。所以無論是貧窮或富裕,人生走一遭,要明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將往何去處?忙忙碌碌一生,若生死不了,再多的錢財,再高的地位都只是夢幻泡影......
優質睡眠似乎成為一種奢飾品,一覺難求。有人甚至長期依靠藥物睡一會兒安穩覺,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的要大聲質問蒼天:究竟是誰,偷走了我的睡眠?盜走了我的好夢?
因此,懂得因果的人可以說不如明信因果的人,懂得因果對他們而言毫無作用,沒有任何幫助,最多只是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理趣存在罷了;明信因果的人則不同,他知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胸寬廣,賢德善良,愛護民眾,就會受到大眾的愛戴。正如當今住世佛陀在《世法哲言》中教導我們的......
“平常心”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多人把它說成是一種處世哲學,對生活中出現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結果給予客觀、冷靜的對待,也有人認為是“無為、不爭、知足、不貪”等思想與品質,甚至有人誤解為對成敗消極對待,隨波逐流。筆者認為......
皈依不是皈依哪個人,而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也稱佛教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十方佛)、皈依法(皈依如來法)、皈依僧(皈依賢聖僧)......
一般人錯將舍利子與堅固子混為一談,佛所遺者乃為舍利,菩薩和羅漢所遺者為堅固子,均是大悲之心無暇積聚而成,成就道量功德所獲......
由於眾生根本就沒有依教奉行,自己認為自己依教奉行,把自己騙了都不知道,所以說不合法度。就相當於太陽照射的道理一樣,自己跑到陰暗角落裡,太陽怎麼照得到呢?佛法的加持力量下來了,自己不依教奉行,怎麼修加持呢?佛法的加持力量是何等偉大,能不能接收到加持,是要與自己的行持相配合......
在各種佛事活動,如法會、共修、念佛誦經、修法作功課等結束後,都會有功德回向,有些是固定的內容,有時會根據當場佛事活動的緣起,特別作出回向內容。那麼,為什麼要回向呢?
現今降世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以完美五明向世人展顯佛陀的覺境,願世人不要以凡情度聖境。惹瓊巴尚在遭了冰雹後才明白師父的一個小小舉動的深刻內涵,凡俗的我們比起惹瓊巴遠遠不及,又如何明瞭佛陀的行止有怎樣的深意呢!所以千萬莫以凡情淺見去揣度,抓住與佛同世的大好機緣,去修學、去實修實證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勸廣大的年輕人,不必趕什麼浪潮,而是德才兼修,讓自己成為一個風骨清清的社會棟樑之材。如何兼修?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世法哲言》蘊含著宇宙人生的智慧,諸君不妨讀之、思之、踐之、行之,方知筆者所言非虛。
無數的事實都證明了這樣一種現象,無能無學的人,大部分都是要破壞有才有識之士的。因為這些沒有真本事的人就是通過誹謗污蔑的手段來隱藏自己的私癖,來抵賴、遮蓋自己的無能之處,並以此來作為自己的遮羞布,沒有其它什麼多的理由可談,這種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遮藏羞癖,擊滅公益,妄自增格。而具備道德的有學問的人......
一個人會學不會用,就會導致理論與實踐分離,產生不了經濟價值和社會作用。就像前面的兩個案例:一個多學歷迷茫不知前程,一個醫學碩士不懂看病......
大多數學佛人都會念佛號,也有人說念佛是為了能往升西方極樂國。但千萬別讓念佛成為口頭禪,更不要不走心,成為一個隻會念佛的“複讀機”。我經歷了一段震撼我內心的事情......
達摩祖師終被神光法師的虔誠舉動所感動,知其是法器,於是傳衣缽、法器予他,並為其取法名慧可。以上為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經典佛教公案。這個公案說明了什麼?給大家帶來什麼啟示?
近日,“鋼琴王子”李雲迪因嫖娼被行政拘留的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引發了熱議,不少人感到十分震驚。李雲迪的授業恩師但昭義聽聞此事,直言道:“我很生氣!李雲迪讓我感到很痛心!李雲迪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從各方面嚴格要求,不能犯這樣的大錯!”李雲迪是如何從“天才少年”般的“鋼琴王子”,走向欲望的深淵而自毀輝煌事業的呢?年少成名的人,又要如何走正人生之路?讓我們一探究竟。
這陣子在網路平台上看到誹謗至尊聖潔的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與如來正法的圖片、文章,看到這些沒有佛法正知見,又不明因果的妖邪行舉時,真是令人憤怒!誹謗 佛陀者使用輕蔑的字眼,例如:「表演」二字,以及輕蔑的態度來看待至高無上的佛法,可見末法時期的眾生真正能有福報因緣遇上正法者少之又少,而遇上正法後又能堅信、珍惜者更是難得,我為此感到無比的難受與惋惜…
小和尚被各種閑岔拐走了注意力,挖樹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以至於該幹的事沒幹,把光陰白白浪費掉,直到最後迷失了最初的目標。學佛修行的障礙,就是很多人往往被世俗中的凡情所牽,而未能精進修持。我們處在社會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牽絆的事情或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沒有時時刻刻的警醒心,很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我若得度,必來度你。”世上還有什麼承諾比這句話更為情深?“執子之手,與之偕老”這八個字不過是一生的諾言,彷彿萬劫之中某世不曾經間隨風飄過的枯葉。世上,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萬法無常?從而發心求生去那個恒常的佛土世界?大咖葉與妙賢雖然曾是夫妻,同修的因緣,道友的恩情,但在一次次的告別中,把愛情昇華成了菩提之心......
為何還是有人如同影片懺悔者一樣對 佛陀產生不好的想法而走上闡提之路?因為他們得了很嚴重的健忘症,遺忘了曾經擺在眼前的種種聖蹟!簡單的說就是被自己的貪嗔癡慢疑給迷惑了,明明已經碰觸到解脫的繩索卻放手讓自己下墜到懸崖谷底,不禁為此類人感到十分惋惜......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但我們犯了錯誤,該如何面對呢?是掩飾錯誤,推卸責任,還是熟視無睹,抑或是勇於知錯、認錯、改過呢?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品格,也會鑄就不同的人生......
尊重,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如泰山。尊重他人,是一種修養,被人尊重,是一份肯定。生活中,我們渴望他人的關注與尊重,但如何獲得尊重?很多人不知如何做,有些人還不得其法走入了誤區......
近日,一位被稱為現實版“福貴大爺”的人上了熱搜。十年前,這個大爺因三輪車超載,被交警請下來約談。誰知,交談中,得知大爺的父親死了,母親死了,妻子難產死了,孩子沒了。只有一個患智力障礙的弟弟和一條衰老的黃狗陪著他。十年後,大爺再次出現了,大爺不僅眼裡帶著光,內心還有積極樂觀、自力更生的信念......
通過這件事,我真切領會到所有是非之本體都是不可執著的,它只能給我們帶來壞處,帶來不幸和災難,因此在我們面臨是非的時候切不可執著它。是非出現以後,讓別人自己去論理,他高興怎麼說,就怎麼說。不然的話,一糾纏在是非裏,就會造成爭辯,就要爭辯誰真誰假,誰正誰負,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間言語上的爭鬥。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到最後,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誰是誰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態愈演愈烈,相互間的感情也就愈來愈壞,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愈來愈複雜,乃至於引起禍患等等。現在,我基本可以面臨是非不掛於心,既有益於自己,又有益於他人......
有幸踏上學佛修行路,就得抓緊時間,沉湎於世俗應酬太對不起自己。有人在抱怨不能團聚,有人在煲電話粥,千叮嚀萬囑咐,有人在惆悵不能朝朝暮暮訴衷情,我在想:(1)新冠病毒它為什麼總在年前肆虐,為何總討擾人類的團聚?(2)靜靜的讀經聞法,沒人打擾的黃金周。(3)疫情雖然阻止了返鄉的腳步,網路卻拉近了我們學佛的距離。
人生的起跑線總是擠滿了人群,但在最後成功的道路上從不擁擠,因為能堅持的人真的太少太少。空有一顆雄心壯志並不能走向成功,而唯有堅持到底才能達到人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