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場上,十八位達人為何對“天之驕子”滅燈?(西行人)
求職場上,十八位達人為何對“天之驕子”滅燈?
在求職節目上,一位陽光帥氣的小夥說,我拿到了三個碩士學位,不知道該選哪個行業?請各位老師指導。沒想到十八位達人直接滅燈。
為什麼這個求職小夥不招人待見呢?原來,他們認為這個小夥有學歷,沒目標,就已經失去了求職的資格。
筆者不由自主想問:他難道沒有志向,沒有自己的夢想嗎?他難道沒有思考自己為何而學嗎?如果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那真的離“才子”太遠了。
類似的事例,也曾發生在我身邊。在碩士稀少的年代,我所在的醫院首次分來了一位“大才子”,當時各個科室主任都搶著要。醫學碩士,名校畢業,男士(不必休產假),這些條件讓他成為“搶手貨”。
可是後來,他所在的科室主任竟到人事科要求“退貨”。科室主任說:“這個高材生可以搞科研,但不適合直接面對病人。他有些呆,不知運用所學,實際工作能力差,萬一出了差錯,可是人命關天,不敢再用了。”
一個人會學不會用,就會導致理論與實踐分離,產生不了經濟價值和社會作用。就像前面的兩個案例:一個多學歷迷茫不知前程,一個醫學碩士不懂看病。
學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世法哲言》,我懂得了:認為有知識有才華的人,就是人才,這是偏見!不管一個人知識有多麼豐富,外表多麼出眾,怎麼博古通今,如果不能把所學的知識付諸於社會實踐,是不能被稱為人才的。
只埋頭讀書,將知識收藏起來不會運用的人,最終會一事無成,有的甚至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曾有媒體報導,南京有個海歸,回國十年卻躺平啃老,稍有不滿就砸了父親的車,他真把自己活成了“巨嬰”。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社會需要有創造力的人才。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若過度強調學歷,就會忽略了人的實際能力。
如果一個人空有學歷,卻不善於思考與行動,那麼他就無法將所學用於實踐,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因為他無法為用人單位,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
在世界的進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因此,真正的人才,不僅要學識豐富,還得有實幹精神與動手能力,這樣才能發揮所長,學以致用,難道不是嗎?
撰稿:西行人
編輯:悅色
轉載自:學佛新視野 微博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06023930987294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