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而幫了自己(綺帆)
無私而幫了自己
綺帆今天要分享一則心靈故事,關於自他輕重菩提心的德行:我與眾生均苦時,應先願他人解脫苦,我與眾生均樂時,應先願他人多我樂。
心靈故事:
住在南非東倫敦一個偏遠小鎮的喬治,開車經過了一條僻靜又崎嶇的山路,他趕著回家載可能早產而肚子痛得要命的妻子海倫去醫院。喬治的手機響著,是海倫催促他快一點,不過聲音一次比一次微弱了,喬治心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就在此時,突然看見前面一位中年人攔下他的車子,原因是中年人安東尼開車時發現剎車掣失靈,為了防止車子衝下山坡,只有將車開向山邊擦過去,藉此減緩車速並把車停下來,可惜轉向過快,而撞向山坡,導致沒有繫安全帶的九歲兒子被抛出了車外,滾下山坡,身受重傷而且血流不止。縱然海倫一再催促喬治,但喬治看到小孩命在旦夕,生死攸關,還是先把小孩送到醫院去。
到醫院後,急忙安頓安東尼的兒子進入急診室,喬治立刻撥打家中電話,可是卻沒人接聽,當下淚水奪眶而出,他想到的是海倫應該出了意外,於是著急地正準備開車回家,就在此刻,安東尼的妻子瑪麗走過來,深表歉意並告訴喬治已將海倫送來這間醫院。原來瑪麗趕去救兒子時,路過看見孕婦海倫彎了腰、扶著欄杆在路邊等車的痛苦模樣,心想還是先把這孕婦送到醫院再去救兒子。
正因為彼此都爭取了充分時間,安東尼的兒子迅速地擺脫生命危險。而海倫也同樣脫離了險境,母子平安。
心靈札記:
綺帆常常提到自己很慶幸能遇到人生導師-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面對困境時不再困惑,反而豁然開朗。在讀了「什麼叫修行」這本書後,其中一段提到「實施七支菩薩應照菩提心法,對善緣起當施與他助益善業,助益善因」。在綺帆看來,行善重要的是知見要正,要有菩提心。
「菩薩應照菩提心法七支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換菩提心;三支,自他輕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無畏護法菩提心;六支,強導正修菩提心;七支,捨我助他菩提心。」(節錄自:「什麼叫修行」)
你在這裡無私、忘我的去協助他人,另一方已經幫你解除了困境。無私的付出,只想讓對方更好,但綺帆相信:無論小惡還是小善,一切都會回到我們身邊,自己所給予別人的,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自己所給予別人的,都是在給予自己。或許自己無私的付出,表面看來覺得受益的是別人,其實真正受益的是自己。種善因,結善果,一直積德行善,離幸福就更近一些。
轉載自:綺帆心靈補給站
https://1012.video.blog/2021/06/23/%E7%84%A1%E7%A7%81/#more-3114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64
- 總瀏覽人次:189314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7
- 總瀏覽文章數:1392649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5166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