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筆下的路,還遠呵!》——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義雲高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日如來尊勝法王賦授記曰:
多杰羌佛,三世來到。維摩尊聖,二下雲霄。法藏通達,四智圓妙。眾生怙主,無師可教。
神玄雕寶,奇端絕妙。能取霧氣,雕品定持。展顯證量,高峰絕技。當世諸人,無聖可複。
若仿不異,我言欺世。維摩雲高,金剛總持。佛降甘露,眾見空施。最益有情,古佛悲智。
今說示言,以證授記。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圓展無量智境,體顯五明圓滿無上,本站所刊載之聖蹟、五明、事例無非是南無羌佛無量智慧海中之一粟,願藉寥寥數篇之文,引眾入學,依止羌佛,修學無上佛道。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HKS香港衛視紀錄片

《走近南無羌佛》系列節目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拍攝羌佛節目

《探其根本 弘揚正法》

《認識南無羌佛》

《認識南無羌佛》

終於在漫長的等待中

我們引來了解脫的曙光!

多杰羌佛第三世

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代眾生擔黑業與返老回春對比法相

彌勒菩薩成佛前,聖凡兩類都沒有人能夠提得起南無羌佛上超72段的佛陀杵!

看似平淡聖蹟唯有佛陀能行

唯一可公開發行的法帶

大悲無私聖潔光明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揭開羌佛隱深的秘密

關珠作證全文

祂的本質就是這樣

披露了羌佛無私利眾的感人事蹟、聖潔行持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HKS香港衛視紀錄片

《走近南無羌佛》系列節目

1234567891011121314

[四川日報]《筆下的路,還遠呵!》——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義雲高

關於“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的說明
二零零八年四月三日,由全球佛教出版社和世界法音出版社出版的《多杰羌佛第三世》寶書記實一書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行了莊嚴隆重的首發儀式,美國國會圖書館並正式收藏此書,自此人們才知道原來一直廣受大家尊敬的義雲高大師、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被世界佛教各大教派的領袖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從此,人們就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來稱呼了。這就猶如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其名號為悉達多太子,但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就改稱“南無釋迦牟尼佛”了,所以,我們現在稱“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尤其是,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美國國會參議院第614號決議正式以His Holiness來冠名第三世多杰羌佛(即H.H.第三世多杰羌佛),這說明了美國國會對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尊敬。而且,第三世多杰羌佛也是政府法定的名字,以前的“義雲高”和大師的尊稱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個文章的部分資訊是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未公布之前刊登的,那時人們還不了解佛陀的真正身份,所以,為了尊重歷史的真實,我們在部分文章資訊中仍然保留未法定第三世多杰羌佛稱號前所用的名字。

《筆下的路,還遠呵!》

——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義雲高

四川日報  1983610日 星期五 專文報導

緊靠成都的新都縣有一座寶光寺。寺的一側有個幽深的龍潭小院。院內花木森森,光線黯淡,臨窗放著一張用木板搭成的大畫案。這裡,就是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義雲高嘔心作畫的地方。

小義今年只有二十八歲,但他却擷取了歷代各家的精華獨創了”流水潑墨法”和放法性技法”,使中國古老繪畫放出了新的異彩。《中國日報》向國外報導了他的事蹟,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他的影片。名家里手看了他的畫,譽他為”奇才”。

小義生于我省大邑縣斜江河畔的一個農村醫生家庭。他五歲開始拿起畫筆臨摹作畫。由於家境貧困,父親無錢買紙,他就以桌面當紙全神貫注地臨摹,常常父親走到他的身後站立許久,他也未能發覺。小義十四歲時,便立志要訪問名山大川,進行寫生。於是他便帶著十三斤麥麵和一個水壺,首先到了青城山。在二王廟他畫了三天,大樹之下就是他的旅棧。第五天到了山頂,满目風光使他停不下筆來。參天古柏,周朝銀杏,淙淙飛泉,名山幽境,他都一一收入了畫面。過度的興奮和餐風露宿,他病了,發高燒暈倒在山上,迷糊中,一位道長走來扶起了他,他不肯下山,仍手握畫筆,環視著那起伏壯美的山巒。

一次,他同父親的學生羅重云師兄出門作畫,沒有趕上汽車,二人就一直步行,山路把他們的雙脚打起了串串血泡。下午時分,師兄懇求說:”不走了吧,雲高。”  小義一走一咧嘴地說:” 師兄,體驗生活這正是時機,生活的長河中有這樣的無邊波瀾,將更充實我們藝術的情感。” 師兄感動了,從路旁摘來一顆野刺,挑破脚上的血泡,两人又繼續前行,直到深夜十二點才到達目的地,全天行程二百多里。在他這次艱辛出遊的畫幅裡,他題下了這樣句子,“畫性抗諸苦,真知難中得。”

一九七六年四川大鬧地震,這時他正在峨眉山上作畫。一天,一位老人走來疼愛地說:”小畫家,不要畫了,趕快下山,聽說這裡就要發生地震了。” 小義一邊畫一邊說:”要是這裡真發生地震,我還得趕快把文物畫下來哩。”在鬧地震期間,小義一直在峨眉山上作畫。

義雲高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脚及天府,又走遍桂林和黃浦灘頭。可是他傾注心血畫出來的作品却得到藝術家這樣的評語,”作品停留在萬物表面,雖源于生活,但平于生活,……這是個晴天霹靂,但也引起了小義的深思,藝術表現生活的妙訣在哪裡呢?他展開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名家的作品反復揣摩。為了了解吳昌碩的藝術成就,他專程到上海拜訪吳昌碩親手教出來的畫家吳明,尋求指點。回到寶光寺,他又對所能借到的一切名畫再次臨摩,領略畫意。”畫性抗諸苦,真知難中得”,義雲高把” 走萬里路與”臨萬卷畫結合了起來,不拘一格進行創新,這時,他畫的《迎客松》《抗雪白梅》《春江水暖》受到外賓廣為稱讚。各家和文物單位索取收藏。

去年下半年,義雲高在寶光寺廟裡展出了自己一些作品。最大展品是二千字的中國書法,每個字有飯碗大。專家們認為他臨摩的古代字畫,維妙維肖,達到了”亂真”的程度。致于創作更有獨創之處。

入室升堂。而今在寶光寺的龍潭小院裡,青年專業畫家義雲高繼續揮毫作畫,探索我們時代的氣質和藝術的神韻,他感到,筆下的路,還遠呵…….

劉偉  郭紹貴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6  
  • 總瀏覽人次:192243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1  
  • 總瀏覽文章數:1417563  
  • 今日瀏覽影視數:0  
  • 總瀏覽影視數:4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