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請多一點慈悲關懷,不要妄自猜度考驗他人(雲喜馨荷)

請多一點慈悲關懷,不要妄自猜度考驗他人

一隻瓷碗到底有多堅固,可能只有把它打碎的那一刻才會知道,那時它不再是瓷碗了,剩下的是滿地殘片。而人性也如同瓷碗一般,經不起考驗和試探。

正如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所說:“世上有兩件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曾經有一對新婚夫婦,他們恩愛有加,如膠似漆。可妻子總是懷疑丈夫對自己的忠誠度,於是她就動員她的閨蜜去試探他的丈夫,以探丈夫的忠誠度。哪成想閨蜜與丈夫雙墜愛河,以至於她不得不與丈夫分道揚鑣。

有一位地位顯赫的地產老闆,他有一位忠誠努力的屬下阿勇,跟隨他多年,做事得力。於是他打算獎勵阿勇一套住房,讓阿勇在自己開發的區域選一套住房。阿勇很是歡喜,就選了一套 130 平米的大房。老闆得知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他以為阿勇會選一套 90 平米以內的小房,老闆認為阿勇有些貪心,就自己決定給阿勇一套 90 平米的小房。阿勇很是不滿老闆的做法,索性辭職不幹了。

丹麥著名的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在眾多的接班候選人中獨選了哈裡作為他的接班人,但是又擔心哈裡不能在枯燥的醫學研究中不懈地堅守。芬森的助手喬治給了芬森一個建議:讓芬森的好友出高薪聘請哈裡,看哈裡是否動心?芬森嚴厲地拒絕了喬治的建議,他說:“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俯瞰別人,也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哈裡出生於貧民窟,對金錢是極其渴望的。倘若我們要設置難題來考驗他,一方面給他輕鬆高薪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希望他選擇拒絕,這就要求他必須是‘聖人’。”

後來哈裡成為丹麥著名的醫學家,當他得知芬森當年拒絕考驗他的時候,他淚流滿面的說:“若是當年恩師用巨大的利益做誘餌來評估我的人格,我肯定會掉入那個評估人格的陷阱裡。我當時的實際狀況是母親患病住院需要治療費,弟弟妹妹們需要我賺錢供他們讀書,若是芬森恩師那樣考驗我的話,就不會成就現在的我了!”

是啊!凡夫非聖人,皆有弱點啊!如若我們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去試探夫妻感情,閨蜜情誼,朋友關係是否牢靠抑或是貪著與忠誠等等,那麼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事與願違”的結果。

以上第一則事例中,夫妻間若是能夠彼此信任不無端猜疑,沒有妻子請閨蜜去試探的“鬧劇”,那對夫妻恐怕不會離婚。第二則事例中,老闆既已發心獎勵屬下,就不應該執著面積的大小,不然他也不會失去得力的下屬。而後一則事例中的芬森沒有考驗或試探哈裡的心行,那是因為芬森深知人性的弱點,他以一種寬容大度的心態,來承擔哈裡在其未來事業發展過程中是否能堅守的不確定性。所以芬森堅持說不能以聖人的標準去試探凡夫,後來哈裡順應師教,才成為丹麥著名的醫學家。

站在凡夫的立場去試探或者是考驗凡夫,其結果也是凡夫的結果。但從學佛修行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以四無量心對待眾生:願一切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的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及諸苦因,願一切眾生永具無苦之樂,種無苦的因,願一切眾生脫離貪嗔癡心住無執性空。

唯願眾生安好就是自己的喜樂,任何時候都把眾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實菩提心的真實行舉,而不是去試探或考驗眾生。

正如六祖慧能大師所言:“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如果我們主觀上設定不善的因緣去考驗眾生,那麼往往引發出來的就是一個惡果,因為在設定考驗中你本身就參與幫他種了這個惡因,所以你也要相應承擔這個惡果。就如同你設計了這個陷阱,非要考驗對方是否掉入這個陷阱,其結果是對方掉入陷阱你也隨之被牽入其中,這正是因果不昧的道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裡教導眾生:眾生無始劫以來都是我們的父母,妻室兒女,互為眷屬,我們應以大悲之心,菩提之行去利益他們

因此我們不能用一種不淨業的觀想去設計,妄自猜度考驗他人,而應想盡各種辦法,培植他人增益善業福報的善緣善因;損減引發他人惡業苦果的惡緣苦因。

倘若我們人人都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大悲菩提,無執利他,世界就必能變為吉祥昌盛的大同樂土!

撰稿/雲喜馨荷

編輯/南風知我意

轉載自:幸福人生新視野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5Jxr3vV4ZZFFpbjXIxBLK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Filtered HTML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blockquo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940  
  • 網站圖片總數:17154  
  • 網站影視總數:1551  
  • 網站檔案總數:1067  

  • 今日瀏覽人次:51  
  • 總瀏覽人次:2190371  
  • 今日瀏覽文章數:38  
  • 總瀏覽文章數:1641363  
  • 今日瀏覽影視數:4  
  • 總瀏覽影視數: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