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日時,我們的孝心在哪裡?
11月27日,是劉阿姨69歲的生日。她一個人來到一家小飯店,點了兩個菜,擺上自己帶來的一個蛋糕,拿著手機,流著淚給遠在海南的兒子錄視頻:
“兒子,今天是媽媽六字頭的最後一個生日,媽媽想你,多想你陪著我一起過啊……”說著說著,泣不成聲。飯店老闆和服務員聞聲過來詢問緣由。
原來,劉阿姨一生坎坷,30多歲時丈夫不幸離世,她獨自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擔,把年僅7歲的兒子拉扯大。好不容易孩子成家立業了,卻飛向了更廣闊的天空。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劉阿姨家住遼寧鞍山,兒子卻遠在海南工作,這一南一北隔著萬水千山,也日夜牽扯著母親那顆思念的心。
大部分時間,劉阿姨孤單一人,只有寂寞為伴。每逢生日,兒子想起來就給媽媽打一個電話,有時工作忙,也就疏忽了。
春節期間,兒子拖家帶口回趟老家花費不少。漸漸地,兒子過年也就很少回鞍山。劉阿姨也想去海南安家,但家裡還有9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劉阿姨說她最怕過年,家裡孤孤單單只有自己的喘氣聲,每到過年那幾天,她就住到一家聽不見鞭炮聲的酒店去。提起這些,劉阿姨又抽泣起來。
老闆和服務員聽到這裡也都偷偷抹起了眼淚……
服務員忍不住說:“大娘,我來替您錄一段吧。”老闆也給大娘送上飲料,祝她生日快樂。
這催淚的一幕打動了鄰桌的一位小夥子。他吃完飯來到前臺,偷偷幫劉阿姨買了單,又走到劉阿姨身邊,說了句:“阿姨,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之後他很快走出了店門,讓劉阿姨謝感動不已。
一群陌生人為這位空巢老人帶來了冬日的溫暖與久違的感動,劉阿姨的兒子是不是該感到慚愧,進而反思改過呢?
孝順、關心父母是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天,若自己年老時,兒女鮮少探望,自己孤單一人數著黑夜,又作何感想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健在,好好珍惜,妥善照顧吧。
佛經有云:“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我們能獲得人身,非常稀有難得,必須感恩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我們還得感恩父母辛勞哺育,辛勤教育,為我們的成長奉獻一切,讓我們在這個社會得以生存與發展。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說法,邪惡見第十二條:“認斷我執割斷父母情懷”邪惡見第二十二條:“認敬佛敬師不孝父母”。不理睬父母的感受,不顧父母的感情,是忤逆不孝;對父母語言撞擊,行為逆反,不孝順父母乃至遠走不理,都是邪惡知見。犯邪惡知見只要有一條,察覺後沒有懺悔當下改正者,所修一切法都無受用甚至墮落。
筆者要說的是,作為佛弟子,我們不要犯邪惡知見和錯誤知見,此外更應該孝順父母,引領父母入正道,學佛修行,了生脫死是為大孝。
今生有因緣能互為父母、子女,都是許生的牽絆,我們把這種牽絆化為同行路上的動力,一起奔向幸福的彼岸。
文/順勢而為
轉載自:華藏學佛苑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