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懷激勵著我奮力前行(菩提籽)
愛國情懷激勵著我奮力前行
不知不覺,國慶長假結束了,在此慶祝建國73周年華誕之際,筆者作為佛教徒已獲暇滿人身,深感國恩浩大,不禁浮想聯翩。
自古以來,愛國,是中華民族永恆的主題,美好傳承;愛國,是時代不變的主題,是不可磨滅的情感。我就是深受國恩,對愛國有真實情感的一員。
我歷經人生幾十載,從軍旅生涯到今天在地方工作,無不感受到個人離開國家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國恩不能忘,國恩必須報。
我的工作生涯是從部隊開始的。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考入了部隊軍事院校,此後十幾個春秋從事保衛國家領空的工作,曾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沒有節假日,加班加點完成夜航訓練和跨區轉場等作訓任務。曾記得建國五十周年國慶閱兵,轉場訓練長達半年之久,為的就是圓滿完成國慶閱兵任務,當看著自己維護的飛機翱翔在藍天,最終圓滿完成閱兵任務時,似有一絲欣慰和自豪。現在想來,自己用心努力工作的過程就是回報國恩之點滴。
後來我轉業到地方工作,充分發揮部隊的良好作風,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各項急難險重的工作,我想這正是不忘國恩和愛國奉獻的體現。
在工作中,我瞭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倡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佛教的“棄惡揚善、知恩報恩”、以及十善等方面緊密聯繫,不可分割。這對我產生了很好的啟發,原來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徒就要先做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好人,乃至比雷鋒還雷鋒的好人,進而再修出世之法。
佛教經常說佛弟子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四恩就是:“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土恩。四、三寶恩。所有人都在平等地蒙受這四種恩德,所以應該知恩報恩,報答父母、眾生、國家、三寶的恩德,是我們的責任。
這就要求佛弟子不僅要愛教,而且要愛國。這既體現了佛教教義,又體現了愛國的思想。
古往今來,踐行佛教教義兼體現愛國思想者不計其數。如,近代的太虛大師就是既荷擔如來家業、又不失拳拳愛國之心的代表。他用切實的行動愛護自己的國家。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本著大無畏的精神,在國家存亡之時,毅然擔負起以佛法救國救世的重任,以僧人的方式利益社會與國家。
正如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法:“佛學唯因果,入門戒定慧,初習四無量,愛國愛世界,為民無私執,我法妙有空,是名佛學意”。
就是說,愛國、愛世界是一個佛教徒的基本境界。在此基礎上,對待人民,要絕對無私無執,要沒有半點私心雜念去對待他們,做了好事也不予執著。這不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嗎?
國家永遠是每一個人的心靈歸宿。如果僅有信仰而沒有國家的人,就像一片浮萍,沒有根基,永遠找不到自己的歸宿。
佛教徒更應該積極投入到國家的各項建設中去,時刻以佛教慈悲的精神,用佛法的智慧去啟迪人心、淨化社會,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不懈努力。
祈願偉大國家繁榮富強,眾生吉祥安樂,山河無恙,萬壽無疆。
撰稿:菩提籽
編輯:西邊的彩虹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1988081533138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