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關,喜歡借錢的哥們就出現了(明訊)
一到年關,喜歡借錢的哥們就出現了
近十年,德哥每逢年關,總開口向我借錢。
一開始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大部分時候說說笑笑應付了事,偶爾也出面幫幫忙。但年年如此,我就會想一個問題:為何他總是缺錢?
德哥是我的同學,在學校讀書時,我們關係很好。畢業時,我們還一起肩並肩找工作。面試時,我的專業水準明顯高過他,結果單位卻優先錄用他,而我則成了“替補隊員”。你說這傢伙是不是讓人“羡慕嫉妒恨”?
記得第一次參加工作,我們分到同一個單位實習。期間,我主導工作,德哥給我做助手。試用期結束,連他本人都覺得自己機會渺茫,但最後留下的卻是他。
他專業水準沒我好,業務能力沒我強,為何混得比我好?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命沒他好?
在德哥的反襯下,我覺得自己很失敗。這些年我不甘心“躺平”,一直努力追求上進,穩打穩紮之下也逐漸開創出一番事業。
但是,德哥的光景卻不太好,事業在衰退,到了年關,他的錢包總是空空如也。其實不是他退步了,準確地說——他根本沒進步,做事風格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樣子。
總體來說,德哥身上有兩大特點。
第一、他放得下身段,有“服務意識”。
這點,確實讓人驚歎。年輕時,誰沒點傲氣?偏偏他能給領導端茶倒水、遞煙敬酒,還做得非常自然,讓人挑不出毛病。在他那裡,領導彷彿是個時刻需要照顧的老人,一切都倍受關注,如沐春風。德哥讓我第一次見識到“服務”的意義。
當時我覺得到酒店吃飯,享受服務員的服務理所當然。原來對領導也可以這樣。儘管我心裡罵他“人精、馬屁精”,但還挺服他。因為我做不到的事,他輕鬆做到了。
就憑他迎來送往的這股機靈勁兒,哪個領導不刮目相看?
第二、他愛吹牛,滿嘴跑火車。
這一點,我特反感。他愛吹牛,已經成了慣性。初出茅廬時,年輕人缺乏閱歷,大部分人說話、做事抖抖瑟瑟。而他呢,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能把不好的東西說成是好的,倒顯得有些能說會道。在領導面前,他還擅長看風向拍馬屁,因此總能得到領導的喜歡。
而我剛好相反,是個“鋼鐵直男”,該怎樣就怎樣,棱角分明。哪怕是老闆的方案,我覺得不行,也會直接點評一二。所以領導不喜歡我,甚至直接叫我滾蛋。可叫我說違心話,真是辦不到!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豐富了,大家為人處世應該更為穩重了。但他還是老樣子,一開口滿嘴“跑火車”。
平時我們說說鬧鬧,怎麼開玩笑都可以。涉及工作,他還是拎不清,十句話裡有九句不靠譜。若一個人總要揣摩你的意圖——你說的究竟是真是假?哪怕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會複雜化,交易成本也會大幅提升。聽說這幾年他業績慘澹,也就不難理解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如何做人、做聖?》法音裡,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真誠。因為你在觀察、瞭解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觀察、瞭解你。若一時失察,一年、兩年、三年……時間久了難道別人還看不清你嗎?說假話騙人只能騙一時,騙不了一世。
德哥種了愛說假話的因,就會結虛假的果。誰會跟一個不誠實的人長久合作專案呢?那不是自討苦吃嗎?
美國小說家德萊塞說:“真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又是商業成功的秘訣,誰能信守不渝,誰就能夠成功。”
誠實是做人之本。如果德哥早日放下花架子,樹立德品,踏踏實實做人做事,也許會另有天地。
撰稿:明訊
編輯:悅色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8173165716073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