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兒”太傻了,為什麼不嫁給黃世仁?(北冥鯤)
“喜兒”太傻了,為什麼不嫁給黃世仁?
人們總是希望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定義也都不同。通常人們會以為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是實現人生幸福的最佳保證,於是拼命的追求物質財富就成了許多人為之拼搏的目標。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報導,一位大學教授吐槽現在的學生人生觀簡直讓人崩潰。事件源自于教授給學生們留的作業,要求學生們根據《白毛女》的劇情寫一篇觀後感。作業收上來後有四十多個女大學生表示沒有看懂,她們都奇怪“為什麼喜兒不願意嫁給黃世仁?”
教授說看到這個氣得要吐血,沒有想到自己的學生居然會提出這種問題。於是找到這些學生們溝通,想瞭解她們都是怎麼想的?
教授問學生,黃世仁是個大壞蛋,喜兒怎麼可以嫁給黃世仁呢?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喜兒都應該嫁給年輕正直的大春啊。
學生們的回答是“大春除了年輕有什麼好?”這句話把教授問愣住了。
學生們繼續和教授辯論:“他無非就是年輕一點,長得帥一點,又沒有錢,又沒有房子,更沒有車子,連份正經的工作都沒有,這種人在現在簡直就是個宅男,這樣的人怎麼能嫁?”
教授繼續問:“那為什麼應該嫁給黃世仁呢?”
學生們的回答更令人咋舌:“黃世仁有什麼不好的?有錢,有房,有地,還借錢給我爸。還拼命追求我,無非就是年紀大了一點。”
教授聽了黯然神傷,傳統的道德開始崩塌了。
我們在年輕時往往會有許多理想和追求,當我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時,或許還意識不到信仰的意義。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對世俗生活的虛幻才會有深切體會。尤其是到“老來歲月增作減”的時候,名利地位也好,家庭事業也好,與即將到來的死亡相比,似乎都顯得不再重要。
記得曾經看過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的一個演講,視頻中王德峰是這樣說的,今日之中國縱欲洶洶,各種欲望。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華民族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民風“各食其能,各謀其利,紛爭複製於法律,前途交給了偶然。”如果這個民風伴隨著重功利輕道義,這個民族將內不能安,外不能立。一個民族不可能以他擁有的貨幣作為這個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
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多半就會跟著感覺走,因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相對而言,我們現在很多人似乎特別浮躁,經不起一點誘惑,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沒有信念在支撐。
有人說:“我什麼都不相信,我只信錢,只要有錢就可以。”說什麼都不相信,只信錢,那他還是有信仰,他信仰錢。道德仁義不相信,因果也不相信,這是很危險的。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很多社會問題如犯罪、恐怖事件,就是因為沒有道德仁義、沒有相信因果。
一個人沒有道德底線就會為所欲為,甚至突破法律的約束,什麼事都敢做。其實,因果是鐵定的宇宙法則,不管你信不信都客觀存在。只有相信因果,敬畏因果,才會自覺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這裡,我建議大家讀一讀《藉心經說真諦》和《極聖解脫大手印》,如果你讀了,我相信你一定會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世界!
作者:北冥鯤
編輯:去一塵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m.163.com/dy/article/I6GG9FIR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