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伏瞋心(802學習班)
調伏瞋心
有一個財主,脾氣暴躁,稍有不如他意,就火冒三丈。他家中雖然財產頗豐,但是很少有人與他家來往。後來他意識到自己的脾氣不好,且有嗔心,就一心想改。為了能時刻提醒自己,他就請人刻了一個上面寫著“戒嗔”的小木牌形影不離地掛在腰上,以此來警戒自己。有天晚上,他在花園裡聽到幾個僕人在議論:“咱們的主子不如李大善人慈善和藹。”這個財主一聽此話,頓時火冒三丈,大喝一聲,抓起腰上的牌子就朝說話的那個僕人頭上砸去,看到被砸碎的牌子,他才意識到自己又沒有戒住嗔心。
一個脾氣很壞的人,經常控制不住情緒,有時候明明知道是錯的,也告訴自己要用忍辱慈悲去面對,但還是身不由己地發作,這樣怎麼辦?的確,懂得了道理之後,無論誰都想改掉壞脾氣,可為什麼改起來那麼難,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還是怫然不悅,定要爭個面紅耳赤!其實這說明我們只是表面懂得了道理,知行並未合一。對於佛陀所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並未真正生起信解和怖畏。
而唐朝時有個權傾朝野的宦官,名叫魚朝恩。他聽說學佛對身體、事業等都有好處,便開始讀《普門品》。《普門品》中有句話:“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他不理解是什麼意思?便去請教藥山禪師。藥山禪師略一沉吟,忽然高聲直呼:“魚朝恩,你這個呆子,問這個問題要做什麼?”魚朝恩一聽此話勃然大怒,藥山禪師這時卻笑笑說:“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了'。”這位權臣若有所悟,不再惱怒。
晉迨禪師喜歡養蘭花。在他住持的禪院裡,到處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蘭花,人們將喜愛蘭花的晉迨禪師叫作“蘭花和尚”。某日,晉迨禪師應邀去寺院外講經說法。行前交代弟子好好照看蘭花,記住給它們澆水。弟子知道禪師鍾愛蘭花,因而在他走後看護得很仔細,可是在澆水時不小心把一盆珍貴的蘭花給碰落地上砸壞了,這一下子弟子嚇壞了,他想師父知道心愛之物被毀,一定會生氣惱怒的。當晉迨禪師回來後,他趕緊請求師父懲罰自己。晉迨禪師聽後,只是平靜地笑了笑,說:“你既然不是故意的,又知道了東西被毀不是一件好事情,以後自會用心做事,不必掛礙。我的確喜歡蘭花,但我種蘭花的目的是為了香花供佛,為了美化寺院和大家的心境,不是為了生氣煩惱的啊!”
經常生氣的人,不僅傷害自己身心,也惱害他人身心,結下種種不歡喜緣,於三世中處處嘗不歡喜之果;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身心積鬱以至生出病來,不想為人處事總遇到不順逆緣,不想家裡家外硝煙彌漫,就得從種因方面下功夫,處處積恭敬禮讓別人的因,以慈悲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心平氣和的氣度與他人交換不同意見,並同時隨喜讚歎他人,這樣廣結善緣,方能得受處處受尊敬和信任的果。
轉載自:802學習班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aGm2yDrWFfhGi8XpnZmlTg
廣播音頻:佘孟潔、吳瑩竹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